TG创始人被捕后首度发声:我们不为赚钱,而是捍卫人们基本权利

8 月 25 日,Telegram 创始人及 CEO Pavel Durov 在法国巴黎遭到拘留,并面临诈骗、洗钱、恐怖主义等在内的多项指控。8 月 29 日,Pavel Durov 缴纳了 500 万欧元保释金后获释,但不被允许离开法国。事件完整梳理:

在近一周的沉寂后,Durov 于今早首度在其官方个人频道发文回应巴黎拘留风波,以下是其声明全文: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心!

上个月,我在抵达巴黎后被警方审问了四天。我被告知,可能要为其他人非法使用 Telegram 承担个人责任,因为法国当局没有收到 Telegram 的回应。

这让我感到惊讶,原因如下:

1.Telegram 在欧盟有官方代表,负责接收并回复欧盟的请求。其电子邮件地址已公开,任何在欧盟的人只需在谷歌搜索「Telegram 欧盟执法部门联系地址」即可找到。

2.法国当局有多种方式可以联系到我请求协助。作为法国公民,我是迪拜法国领事馆的常客。之前,当他们提出要求时,我亲自帮助他们与 Telegram 建立了热线,以应对法国的恐怖主义威胁。

3.如果某个国家对某个互联网服务不满,通常的做法是对该服务本身提起法律诉讼。用智能手机时代之前的法律来指控平台 CEO 对第三方在平台上犯下的罪行负责,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构建技术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创新者知道他们可能会因为这些工具的潜在滥用而承担个人责任,他们将永远不会去开发新工具。

在隐私与安全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并不容易。你必须协调隐私法与执法要求,以及本地法律与欧盟法律。你还需要考虑技术上的限制。作为一个平台,你希望你的流程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一致,同时确保这些流程不会在法律薄弱的国家被滥用。我们一直致力于与监管机构合作,以找到合适的平衡。是的,我们坚守我们的原则:我们的经验是通过保护用户在专制政权中的安全这一使命所塑造的。但同时我们也一直愿意进行对话。

有时我们无法与某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在隐私与安全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准备离开该国。事实上,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当俄罗斯要求我们交出「加密密钥」以进行监控时,我们拒绝了——于是 Telegram 在俄罗斯被禁止。当伊朗要求我们屏蔽和平抗议者的频道时,我们拒绝了——于是 Telegram 在伊朗被禁止。我们准备离开与我们原则不兼容的市场,因为我们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赚钱。我们是为了带来善意并捍卫人们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在这些权利受到侵犯的地方。

但这并不意味着 Telegram 是完美的。比如当局对发送请求的渠道感到困惑,这也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一些媒体称 Telegram 是某种无政府天堂的说法是完全不真实的。我们每天都会删除数百万个有害帖子和频道。我们发布每日透明度报告(例如或)。我们还与非政府组织建立了直接热线,以便更快处理紧急的审核请求。

然而,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声音认为这还不够。Telegram 用户数量骤增至 9.5 亿,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使得犯罪分子更容易滥用我们的平台。这就是为什么我将确保我们将继续在此方面进行改进。我们已经从内部开始了这个过程,并很快会与大家分享更多关于我们进展的细节。

我希望八月份的事件能够让 Telegram,以及整个社交网络行业变得更加安全和强大。再次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TG创始人被捕后首度发声:我们不为赚钱,而是捍卫人们基本权利

欺诈及运作节点猴获利数百万?Ordinals创始人联合社区集火「石本聪」

欺诈及运作节点猴获利数百万?Ordinals创始人联合社区集火「石本聪」

牛市交易,熊市吃瓜。

加密行业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利益纠纷,而在行情低谷时,往往这种纠纷就更容易被摆上台面。

今天凌晨,BTC 生态就上演了一场撕逼大战:

Ordinals 创始人 Casey 在其推特和博客上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前几天自称是 Ordinals 联合创始人 的 rocktoshi(@rocktoshi21)其实并不是联创,并爆出了更多两人从创立公司到分道扬镳的细节。

随后,一众 BTC 生态中的大佬,如 Erin、leo、Charlie、忍者(玩 BTC 生态的朋友应该熟悉)等开始公开声援 Casey,并各自爆出关于 rocktoshi(下称石本聪)的黑料,包括但不限于欺诈、恐吓威胁、共事不愉快等。

而更有爆料指出,Ordinals 上的知名项目节点猴其实是由石本聪主导,他个人也快速获利了数百万美金。

消息一出,节点猴的价格应声下跌。

欺诈及运作节点猴获利数百万?Ordinals创始人联合社区集火「石本聪」

目前并不知道这些大佬和石本聪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利益纠葛,也无从验证这些爆料的真实性;只能说石本聪被群起而攻之,相关项目资产或许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快速整理了一下这场撕逼大战的各类信息,以供参考。

Ordinals 联创名头之争

整场撕逼的公开起因,可能还要追溯到 2 天前石本聪自己的一条推文。

本来 rocktoshi 这个名字并不是特别出名,而前天他在推特上公开宣称自己是比特币 Ordinals 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并表示「在 Casey 加入前,我已在研究如何在比特币上实现 NFT 了」。

欺诈及运作节点猴获利数百万?Ordinals创始人联合社区集火「石本聪」

这份宣言的意味不言自明,说白了就是我配的上「Ordinals 联创」这个 Title 并且有两把刷子,而且水平可能不比 Casey 差。

你可能会问,争一个 Title 就只是争一口气,有那么重要吗?

Title 对草莽频出、过目即忘的加密行业来说那可太重要了,一个过往成功项目的职位 Title,往往能成为下一个组局中是否带你玩的关键筹码。

但众所周知,Casey 才是大家心智中 Ordinals 的创始人。石本聪的这番言论动机我们无从揣测,但效果显然是让自己在争议中变得更受关注了。

而无论石本聪究竟是真的为自己打抱不平,还是试图黑红,这番言论显然都不能让 Casey 这个真正的 Ordinals 创始人舒服。

今天凌晨,Casey 也发表博文并同步到推特,题为《》。

但很明显这个标题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内容可以完全看成对「石本聪自称是 Ordinals 联创」的否定。

欺诈及运作节点猴获利数百万?Ordinals创始人联合社区集火「石本聪」

Casey 表示,石本聪对 Ordinals 的概念产生包括代码设计没有任何的贡献,并指出石本聪可能的贡献,就是在代码仓库中改错别字。

而至于 Ordinals 联合创始人这个职位 Title,Casey 则觉得纯属强行蹭。

Casey 之前开过一个名叫 Ordinals Corporation 的小公司,但不到三个月就解散了。在这个公司中,石本聪确实是所谓的「联合创始人」。

但这个公司与现在比特币中的 Ordinals 无关,只是在有个小概念的情况下开办公司。硬要说,石本聪只是这小公司的联创,而非现在 Ordinals 协议的联创。

如果故事到这里其实伤害性不大,但 Casey 还爆出了更多信息,以公开与石本聪进行切割:

「Rocktoshi 变得不可靠了。我告诉他,我不想再和他一起工作了,但他仍然不讲理,最后疯狂地要求支付 500 万美元,以换取他在公司的股份… 甚至在我们最终解决了解散 ordinals 公司的问题后,他还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给我发威胁、要求、侮辱和情感诉求的电子邮件。」

妥妥的公开控诉与点名批评了。

社区群起而攻之

Casey 还表示,生态系统中有许多人都与 rocktoshi 打过交道,自己所交谈过的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的长期被威胁、欺骗、操纵和欺骗的经历。

这一下就把石本聪树成了集体开火的靶子。

随后,Casey 也贴出了比特币生态中的各路大佬公开爆出的黑料,将石本聪推上了风口浪尖。

比如,Ordinals Hub 的维护者 Charlie @cbspears 曾于今年 1 月公开发帖表示,「过去的 6 个月里,Rocktoshi 一直在骚扰我,试图勒索我,并威胁要起诉我」;

而下面这句则是猛料,虽然真假不得而知:

「我担心他会利用从 Nodemonkes 项目 mint 中获得的数百万美元收益和在 Ordinals 生态系统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继续操纵和攻击他人。」

欺诈及运作节点猴获利数百万?Ordinals创始人联合社区集火「石本聪」

言外之意,石本聪和节点猴或有利益关系。

另一位 @LeonidasNFT 的言论则部分证实了这种利益关系,他表示「Rocktoshi 在过去 18 个月里以各种假名推出的众多项目。以 Nodemonkes 为例,它客观上是一个非常棒的 Ordinals(比特币上的 NFT)系列 … 无论有没有 Rocktoshi 的参与,都会运作良好。」

比特币前沿基金(btcfrontierfund) 的 GP,ninjaalerts 的 CEO 忍者(trevor.btc) 也公开表示,自己亲身经历了 Rocktoshi 的欺骗和操纵行为。并表示保持沉默只会让这种行为继续下去,可能会伤害那些资源较少、知名度较低的人。

另一位社区大佬 Joona(@NFTJoona)则直接贴出了 rocktoshi 的聊天记录,并表示他两之间曾有过一个简单地交易,但之后 rock 取消了交易并开始了勒索。

可以看到石本聪直指对方是骗子,并口气强硬的威胁要进行法律诉讼。爆料更多内容显示,石本聪表示如果他不得不使用他的律师,他将向 Joona 收取每小时 1, 600 美元的费用。

欺诈及运作节点猴获利数百万?Ordinals创始人联合社区集火「石本聪」

一个人的只言片语可能说明不了问题,但一群人群起而攻之,一定程度上则印证了 Casey 之前说的「威胁、欺骗、操纵和欺骗」。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截止目前,这场 Casey 联合众人集火 rocktoshi 的撕逼,尚未有真实性的定论。

Rocktoshi 面对这场舆论攻势,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回复:

「我不是骗子。认识我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包括 Casey。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公开说出这些话让我松了一口气。致凯西:我认为你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再进行人身攻击和人身攻击了。」

究竟谁对谁错,谁动了谁的蛋糕,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多半是曾经的同路人利益没谈妥,利益共同体开始反戈相向。

这句古话曾出现在《史记》中,其实还有另一句更发人深思: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大佬们吃饱喝足了开始撕逼爆荣辱问题了,什么时候能让韭菜们吃饱喝足呢?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来源:Web3port Foundation

前言:

Web3Port Foundation是一家专注于区块链和Web3生态的加密货币基金,致力于通过战略投资和孵化具有创新潜力的初创企业和项目,推动Web3技术的广泛采用。

我们近期在调研Web3支付赛道和PayFi赛道,通过对Web3支付/PayFi赛道概念、支付类型及典型案例的研究,了解赛道的整体情况,辅助业务投资决策,内容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

Web3支付

随着稳定币体量的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拓展,Web3支付成为加密市场的热门赛道。Web3支付涵盖了众多的业务场景和范畴,包括稳定币、钱包、资产托管、交易、支付、出入金、信用卡等,传统金融机构和Web3创业者结合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构建了众多的Web3支付项目和用例。

概念:

传统支付:通过传统金融体系进行的货币交易,通常涉及银行、信用卡公司、支付处理公司(如 PayPal、Visa、Mastercard 等)等中心化机构。支付过程由这些金融机构进行验证、清算和结算。传统支付包括现金支付、银行转账、信用卡支付、借记卡支付、电子支票、以及电子钱包等。

Web3支付:Web3 支付是基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的一种支付方式,它通过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加密货币来完成交易。Web3支付不依赖于传统金融机构,而是通过去中心化的网络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价值转移。

传统支付 VS Web3支付

传统支付是一套基于账户体系的支付方式,价值的转移记录在中介机构(如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中。由于参与者众多,资金转移过程非常繁琐,摩擦成本也非常巨大,因此成本较高。

Web3 支付基于区块链网络基础设施,允许加密货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转移,能够解决传统支付中费用高、跨境转移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Web3支付类型

Web3支付的具体场景,包括消费者用加密资产进行链上交互,向企业/商家付款消费,以及跨境转账,企业间的加密资产支付等。总结起来,Web3支付主要有两种类型:

  1. 出入金支付(On Ramp & Off Ramp),即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汇兑和支付。入金指用法币(Fiat)来交换加密货币,出金指用加密货币来交换法币。

  2. 加密货币支付,包括2种:

  • 链上原生支付:**指用加密货币参与Web3原生场景的交易,比如用加密货币购买 NFT,进行LaunchPad打新,不同加密货币之间的 Swap、链上手续费等;

  • 链下实体支付:**指直接用加密货币购买线下实体经济中的商品或服务,比如用加密货币来支付线下消费订单、跨境转账交易等;

Web3 支付通过出入金支付将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连接起来,通过加密货币支付(链上/链下支付)使加密资产能够在支付和消费场景中流通,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支付生态闭环。

Web3支付商业模式

根据Web3支付场景需求和类型来看,常见的Web3支付项目/公司的盈利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 出入金手续费: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进行加密货币和法币的出入金业务,需要支付出入金手续费,一般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取交易金额的 0.6%作为手续费,手续费最终由消费者/商户买单,分润给支付环节参与方(第三方支付机构、聚合商、发卡银行和国际卡组织)。

  • 接入服务费。这种场景涉及到聚合支付和结算网络,即将已有的第三方支付产品接入到自身产品系统中作为底层支付渠道之一来拓宽资金转移的能力,以及为商家和机构提供Web3支付结算服务,在此过程中收取的接入服务费。

  • 区块链Gas网络费:使用Web3支付时,支付的最终结果需要链上进行确认处理,由此产生区块链网络Gas费用。

  • 外汇利差。仅涉及跨境支付产品,作为不同国家币种资金转移的支付渠道会产生资金池,此时当有跨币种交易时能避开银行直接为用户进行货币兑换,从而获得汇兑利差。

其中,出入金手续费和接入服务费是Web3支付项目/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方式之一,这两种盈利方式非常依托网络效应(指的是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使用Web3支付的用户和商家数量越多,产生的交易额越大,越能产生更多的收益,同时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和交易额的扩大,Web3支付项目/公司构建的Web3支付网络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也就越大,进一步促进其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Web3支付赛道参与者:

参与角色

  • 加密交易所:交易所一般采用与中心化金融体系合作发行信用卡的形式开展支付业务。Coinbase、Binance、Crypto.com等均在 2020 年前后开展了支付业务,与 Mastercard 或 Visa 合作发行加密货币信用卡,支持拥有加密资产的用户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信用卡消费。

  • 独立出入金支付机构:如Moonpay、BitPay、Paypal、Stripe、Mastercard等,围绕其主营业务,逐步开放/接入 Web3 支付业务及场景,包括钱包、托管、支付、交易与稳定币,最终逐步覆盖其整个生态,形成逻辑闭环。

  • Web3聚合支付平台和Web3银行:接入多家独立出入金支付机构接口形成聚合平台,以及为Web3用户提供多账号的银行服务。如Alchemy Pay是一个混合加密货币支付网关解决方案,支持法币和加密资产的双向兑换和支付;Fiat24为用户创建一个链上银行账户,提供出入金、加密消费支付、储蓄、转账、换汇等一系列的Web3银行服务。

  • 加密货币零售终端:包括加密ATM机(头部项目Bitcoin Depot)和线下便利店零售终端POS(典型项目Pallapay)

按照Galaxy Ventures的研究,Web3支付赛道的参与者从技术栈的角度可分为4类: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典型项目及案例:

  • Alchemy Pay:是一家提供加密货币和法币支付解决方案的公司,旨在连接传统金融系统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世界。Alchemy Pay 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混合支付网关,允许他们使用加密货币和法币进行交易,从而简化了加密货币的使用和普及。其计划扩大全球加密支付覆盖范围,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20多个监管许可证,目前用户数量超过200万,支持180+国家和地区加密支付。

  • Fiat24:是一家获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发牌的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了由智能合约驱动的Web3银行协议,为用户创建一个链上银行账户(IBAN+Card),提供出入金、加密消费支付、储蓄、转账、换汇等一系列的Web3银行服务和Crypto服务。

  • Helio:一个专注于加密货币支付和 Web3 的平台,提供了一套用于接收、处理和管理加密货币支付的工具。它是Solana上领先的 Web3 支付平台,拥有超过 450,000 个独特的活跃钱包和 6,000 家商家。借助其 Solana Pay 插件,数百万 Shopify 商家现在可以用加密货币结算付款,并实时能够将 USDY 转换为其他 USDC、EURC 和 PYUSD 等稳定币。

  • Moonpay:是一个全球性的加密货币支付基础设施提供商,允许用户使用信用卡、借记卡、银行转账等方式购买加密货币。Moonpay是目前加密货币出入金的龙头项目,注册用户数超过 2000 万,支持超过 160 +个国家和地区的加密支付,支持超过 80 种加密货币和 30 余种法定货币的兑换,持有大部分司法辖区的支付业务牌照,已处理超过60亿+笔交易。

  • BitPay:是一家成立于 2011 年的加密货币支付处理公司,致力于帮助商家和个人使用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进行支付和交易。BitPay 提供了一系列服务,使得商家可以接受加密货币支付,并将这些支付转换为法币,帮助用户更容易地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日常消费。目前BitPay使商家能够接受来自 229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使用 16 种不同加密货币的付款,已处理超过 1000 万笔交易,总价值超 50 亿美元。

  • Coinify:是一家加密货币交易和支付处理服务提供商。Coinify 的支付解决方案允许商家让他们的客户使用 10 种受支持的加密货币进行支付,同时以他们选择的法定货币获得付款。该公司在 180 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正在为超过 45,000 家商家提供服务。

  • CoinPayments:成立于 2013 年,是全球领先的加密支付服务提供商之一。该公司正在为来自 190 多个国家/地区的 100,000 多家商家提供服务。CoinPayments 的支付解决方案使商家能够接受超过 175 种加密货币的支付。该公司还为商家提供了许多工具,包括购物车插件、支付按钮、API、发票生成器和销售工具。截至 2022 年 10 月,该公司已处理了价值超过 100 亿美元的加密支付。

  • PayPal:2023年8月推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PayPal USD”(PYUSD),将 PYUSD 稳定币作为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兑换的桥梁,用于转账、支付等业务。

  • MetaMask:MetaMask 本身不提供直接的法币兑换功能,但通过与第三方服务(如MoonPay、Wyre、Transak等)的集成,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法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转换(入金和出金操作)。目前MetaMask Portfolio DApp 已经聚合了 Sell、Buy、Stake、Dashboard、Bridge 和 Swap 等功能,帮助用户便捷管理资产,实现统一链上资产操作。

Web3支付监管合规

针对Web3支付赛道的监管合规,主要是需要满足牌照、资质、许可等合规要求后,项目方才可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开展 Web3 支付业务。

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Web3支付业务的监管要求各不相同,因此Web3支付赛道项目想要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开展相关的业务,需要申请相应的牌照。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PayFi赛道概念及其业务场景、案例研究

PayFi概念

Solana 基金会主席 Lily Liu 在香港 Web3 嘉年华上提出 PayFi 的概念:

PayFi的动机是实现比特币支付的初始愿景。PayFi并非是DeFi,而是围绕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构建的新金融市场,这种链上金融市场可以实现传统金融无法实现的新金融范式和产品体验。

PayFi可以理解为DeFi + Web3支付的融合,重点即帮助用户最大化发挥出货币的时间价值。PayFi适用于Web3交易、链下消费场景、零售环境、创作者货币化、应收账款、支付处理、私人信贷池等场景的应用,通过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可编程性和可组合性,打造链上金融的全新范式。

PayFi市场前景:

自 2015 年以来,稳定币呈指数级增长,为2万亿市值的加密市场提供了有效的支付和结算。目前稳定币整体市值突破$171B,Tether USDT市值在2022年突破$83B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到目前的$117.9B,增幅高达42%,显示了加密市场对稳定币需求量的剧增。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稳定币除了在加密货币交易中充当计价单位外,也逐步在传统支付赛道、跨国金融贸易等方面发力,正在改变全球支付格局。而结合了稳定币和Web3支付的PayFi市场,将进一步拓展稳定币的需求场景,为链上和链下支付应用提供资金支持。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PayFi 可以:

  • 将万亿级的线下传统支付量上链,更好地优化货币的时间价值。

  • 提供可持续的风险调整收益率:个位数到两位数的收益率。

  • 以极低的系统性风险迅速扩大规模,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 依托智能合约的便利性提供更加高效和丰富的新金融范式应用。

PayFi业务场景及案例:

1.融合DeFi的Web3支付创新业务:

结合链上DeFi金融和即时结算的能力,让用户在链上DeFi金融实时产生的收益来支付链下即时消费的费用。

案例:Buy Now Pay Later:用户将$50存放在链上DeFi协议获得利息$5.5,该利息可以用来即时结算与支付,购买一杯(不用钱)的咖啡。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2.Web3银行:

结合Web3和Web2银行业务,为用户提供数字银行服务。

案例:Fiat24是一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去中心化的数字银行服务。 Fiat24 为通过 KYC 的用户建立瑞士银行账户(Cash Account),一方面能够将 Web3 支付服务整合其中,能够实现货币承兑以及 Web3 支付;另一方面,Fiat24 的瑞士银行账户与瑞士国家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 VISA/Mastercard 支付网络直连,能够实现法币的储蓄、换汇、商家结算等传统银行服务。

Web3支付和PayFi赛道调研

3.RWA金融:

将线下的RWA资产上链来捕获资产的时间价值,为加密用户提供更多的资产投资类别和收益。

案例:Ondo Finance是一个 RWA 代币化美债协议,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机构级别的金融产品和服务。Ondo Finance 将低风险、稳定生息、可规模化的基金产品(如美国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代币化,为链上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稳定币赚取收益的方式。针对非美国用户推出了 USDY(美元收益代币),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美国国债担保的无需许可、可产生收益的代币化票据。USDY 可用于多种用例,包括借贷、现金管理、支付等,同时还能赚取收益。USDY 在Web3支付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借助 USDY,用户和商家现在可以使用可产生收益的资产进行付款或结算,这意味着商家现在可以通过接受 USDY 作为结算方式来获得余额利息。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使用 USDY 来推动加密支付的更广泛采用。

4.支付融资:

用 DeFi 借贷的资金来解决现实支付交易场景中的融资需求,实现支付融资收益的链上结算。

案例:Huma Finance是一个PayFi网络,允许企业和个人通过将其与链上的全球投资者联系起来,以未来收入为抵押进行借贷,为全球支付提供融资和流动性支持。其具体用例包括跨境支付融资、数字资产信用卡、RWA即时结算、贸易融资、DePIN融资等。

5.PayFi加密支付网络:

利用Web3支付和区块链DID身份等,构建加密支付网络,来适配线下支付的场景。

案例:PolyFlow是一个模块化的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操作协议,目标是构建PayFi加密支付网络。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推出了Payment ID(PID)和 Payment Liquidity Pool(PLP)两个关键组件,能够将支付交易的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抽象分离,掘取其中价值。PID是一套数字身份系统,用来进行KYC识别、身份认证、合规准入、数据确权,PLP通过智能合约来处理服务提供商的资金流,实现资金的管理和支付结算。Polyflow 通过为支付交易提供流动性提供近乎无风险的 DeFi 收益来激励商家和流动性提供者。这种模式不仅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还鼓励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 DeFi 生态系统,推动加密支付的发展和普及。

6.消费类Crypto支付应用:

利用链上信用和Web3支付来改造传统消费场景。

案例:Blackbird是基于Web3的餐饮忠诚度平台,聚焦餐饮业,依托Blackbird Pay(链上信用卡)和$FLY(链上消费积分)构建链上支付和忠诚度计划,并利用支付业务作为增长的杠杆来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目前已经有 40,056 个钱包持有了 125,571 个 Blackbird 餐厅会员卡(NFT),并且已经有 142 家餐厅产生了签到行为。

7.流支付:

流支付是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允许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实时地将价值(通常是货币或加密货币)从支付方传输到接收方,而不是一次性地完成整个支付。流支付主要适用于持续性服务的计费或薪酬的发放,如按小时计费的工作、按流量收费的网络服务、内容订阅或消费、持续性合同和租赁付款等。而在未来,流支付将对价值流、营运资本管理、物联网支付,甚至大公司的估值模型产生深远影响。

案例:

  • Sablier是一个代币分发协议,可使用 Sablier 协议创建代币流,处理代币归属、工资单、空投、赠款等的发放,接收者可以随时跟踪和提取流资金。这种支付方式使用户能够以每秒为单位进行连续的实时支付,实现无缝、无摩擦的交易,并提高用户、企业和其他实体的财务灵活性。Sablier 将时间的流逝本身作为信任约束机制,释放了以前无法获得的商业机会。

  • Zebec是一个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网络,旨在创造一个现实世界价值自由无缝流动的未来,让个人、企业、投资者和团队能够立即获得资金和代币;提供即时的财务控制并促进更具包容性和可及性的金融环境。Zebec 的集成产品包括RWA付款(实时工资单和跨境汇款)、链上支付基础设施(Zebec Cards)和联网 DePIN(PoS零售设备,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便捷、即使、一体化的加密支付处理解决方案)。

参考文章:

1.Web3 支付万字研报:行业巨头的全军出击,有望改变现有加密市场格局

2.Web3 支付万字研报:从电子现金,代币化货币,到 PayFi 未来

3.Web3 支付赛道全景式解读与趋势分析|ZONFF Research

4.Blackbird 的特洛伊木马:把 Crypto 消费类公司变成支付公司,用支付来撬动增长飞轮

5.IOSG Weekly Brief | 流支付 — — 区块链赋能的支付新范式 #154

6.加密支付发展研究|THUBA Research

7.2022 年加密支付赛道现状:尽管市场转熊,但加密支付需求仍在上升

8.【英文长推】加密支付市场面面观:哪些趋势和创新值得关注?

策略实测05|OKX与AICoin研究院:时间加权和冰山委托策略

OKX 联合优质数据平台 AICoin 发起系列经典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实测和策略特点等核心维度分析,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不同的策略,尽量避免盲目使用。

策略实测05|OKX与AICoin研究院:时间加权和冰山委托策略

时间加权策略和冰山委托策略是两种常见的大单拆分的交易策略,特别适用于大宗交易和量化交易。

时间加权策略是一种大额订单拆分后分时吃单的策略。其目的是将大额订单均匀地分散到指定时间内,以尽量减少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大订单分割成多个较小的订单,并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按顺序执行,从而使得整个交易过程的平均价格接近市场的平均价格。这个策略能够有效避免一次性下单带来的市场冲击,降低滑点的风险,通常适用于用于那些希望避免市场波动对交易价格产生过大影响的交易者或机构交易者。

冰山委托策略是一种大额订单拆分、分批挂单的策略,其目的是隐藏实际交易量的交易策略,通过大额订单被分割成多个较小的可见订单,以防止其他市场参与者察觉到大额交易的意图,从而避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大的交易订单分解为若干小的子订单,只将其中一部分展示给市场。当一个子订单完全成交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下一个子订单,直到整个大订单完成交易。这使得市场只会看到“冰山一角”,而隐藏了订单的真实规模,通常适用于用于那些希望隐藏实力的机构交易者或者资金体量大的交易者。

总之,在实际交易中,两种不同的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去选择,以更好地管理大额订单的执行。通过时间加权策略分散时间影响,并利用冰山策略隐藏交易量,交易者能够有效控制市场冲击和滑点风险,同时保护交易意图。这些策略在高频交易、机构交易和大额订单执行中广泛应用,尤其适合在流动性较差或波动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中使用。

优劣对比

策略实测05|OKX与AICoin研究院:时间加权和冰山委托策略

总的来说,时间加权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重优势。第一,市场影响较小。根据时间周期将大订单分成多个小订单逐步执行,减少了对市场价格的冲击。第二,价格平滑。通过分散交易时间,能够避免由于大交易订单导致的价格剧烈波动,从而获取更平均的成交价。第三,简单易懂。策略逻辑相对简单,易于理解,操作简单,OKX 平台上可以一键使用。第四,可控性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价格、时间间隔、数量等,提高执行的灵活性。

不过,其缺点也相对明显。比如,执行风险。由于是定时分批执行,如果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可能无法获得最佳价格等等。AICoin 时间加权策略在运行时可以随机化时间间隔和交易数量,让策略更难被识别和狙击。

冰山委托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同样具有多重优势。第一,隐藏真实意图。冰山委托策略将大订单分成多个小订单,逐步发布在市场中,有效隐藏了大订单的实际规模,减少了被市场发现和利用的风险。第二,逐步执行。逐步执行订单有助于减少大交易订单对市场价格的冲击,获取更优的成交价格。第三,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显示的订单数量和频率,适应性强。

当然,冰山委托策略也有缺点。比如,流动性风险。由于只暴露一部分订单,如果市场流动性突然下降,可能出现订单无法及时成交的情况等等。AICoin 冰山委托策略在运行时可以随机化下单位置、下单间隔和交易数量,让策略更难被识别和狙击。

理论分析——两大策略在牛熊市场中表现

首先,关于时间加权策略在熊市和牛市中表现的理论分析。

1)牛市中的表现

在牛市中,时间加权策略通过分批委托,避免了大额买入对币价的冲击,从而降低了买入成本。这种策略能够在牛市中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

2)熊市中的表现

在熊市中,时间加权策略的防守性较强。通过设置吃单限制价,可以避免在熊市中过高接盘,从而降低亏损风险。同时,熊市中的分批委托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低点,提高获利机会。

总的来说,时间加权策略在动态环境下具有显著的优势,如果用户的主要目标是分散大订单的市场影响,并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执行,时间加权策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其次,冰山策略在熊市和牛市中表现的理论分析。

1)牛市中的表现

在牛市中,市场普遍看涨,买方力量强,市场中交易活跃,流动性较高。冰山策略可以有效隐藏大买单的实际规模,避免市场推高价格,从而在上涨市场中,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分批买入。但如果市场价格快速上涨,暴露的小订单可能无法全部执行,导致未能在较低价格买入,无法上车

2)熊市中的表现

在熊市中,市场普遍看跌,卖方力量强,市场交易较为冷清,流动性较低。冰山策略可以有效隐藏大卖单的实际规模,避免市场恐慌性抛售,从而在下跌市场中,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分批卖出。但是由于流动性较低,冰山订单的小单部分可能难以快速成交,增加了挂单无法执行的风险,也有可能无法下车

总的来说,如果希望隐藏大订单的真实规模,避免市场反向操作,冰山委托策略则很合适,在高频交易中表现尤佳。

OKX 两大策略入口

当前,OKX 策略交易提供便捷、且多样化的策略品种目。

OKX 冰山策略则采用了更加动态、更加灵活的挂单方式,不是单纯地依据价距或比例进行委托挂单。这种挂单方式可以更加大幅地减少滑点,也能够达成更好隐藏交易意图的目的。此外,OKX 冰山策略提供多种挂单方式,包括更快成交、成交速度均衡、更优价格三种模式,用户可以根据偏好和需求自行选择。总的而言,OKX 冰山策略具有大单拆分、隐藏交易、减少滑点、自定挂单偏好等众多核心优势。

OKX 时间加权策略的特点是:大单拆分、定时下单、减少滑点。这种策略的好处是,会把大额交易,拆分成很多笔交易,分时进场吃单,避免单笔委托刺激市场;当价格符合设定条件时,可以通过吃单快速成交。而且这些订单,是以 IOC 的模式进场吃单,IOC(Immediate Or Cancel)就是立即成交并取消剩余,委托订单未被立即成交的部分将被立即取消,比如某次委托数量为 2 个,只成交了 1.6 个,则剩余的 0.4 个会被立即取消,尽可能的减少滑点。时间加权委托,不仅能用在现货上,还能用在永续合约、交割合约、杠杆交易上,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举个例子,OKX 时间加权委托是如何运行的呢?

以买入为例,当市价在吃单限制价之上时暂停委托;当市价在吃单限制价之下时,策略恢复委托,根据当前的最新买一价和您设置的价格距离来计算委托价格,然后委托小单来吃单交易。价格持续在挂单限制价之下时,会定时挂单,直到成交数量等于委托总量。

策略实测05|OKX与AICoin研究院:时间加权和冰山委托策略

时间加权委托买入示意图

以卖出为例,当市价在吃单限制价之下时暂停委托; 当市价在吃单限制价之上时,策略恢复委托,根据当前的最新卖一价和您设置的价格距离来计算委托价格,然后委托小单来吃单交易。价格持续在挂单限制价之上时,会定时挂单,直到成交数量等于委托总量。

策略实测05|OKX与AICoin研究院:时间加权和冰山委托策略

时间加权委托卖出示意图

如何访问 OKX 策略交易?用户可以通过 OKX APP 或者官方网站,进入「交易」板块的「策略交易」模式,然后点击策略广场或者创建策略都即可开启体验。除了自行创建策略,目前策略广场还提供“优质策略”和“策略带单员的优质策略”,用户可以复制策略或者进行策略跟单。

OKX 策略交易具有操作简易、低手续费和安全保障等多重核心优势。在操作方面,OKX 提供智能参数助力用户更科学的设置交易参数;并提供图文及视频教程,让用户快速上手并精通。在手续费方面,OKX 对手续费率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大幅降低用户交易手续费。在安全保障方面,OKX 拥有全球顶级专家组成的安全团队,可以为您提供银行级的安全保护。

如何访问 AICoin 的策略?

如何访问 AICoin 策略交易?用户可以在 AICoin 首页,进入「行情」板块右侧的「交易」模式,然后点击「智能拆单」即可开启体验。除了智能拆单策略,「社区指标」还提供许多“优质指标”,用户可以搜索并添加为「我的指标」。

AICoin 提供智能参数助力用户更科学的设置交易参数,并提供图文及视频教程可快速上手。智能拆单具有下单灵活、下单间隔小到 0.3 秒、拆单数高度隐藏让对手无法监测等优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OKX 立场。本文无意提供 (i) 交易建议或交易推荐; (ii) 购买、出售或持有数字资产的要约或招揽; (iii)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我们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s)涉及高风险,可能会大幅波动。您应该根据您的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交易专业人士。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投资者常引用的比特币主要上涨理由是“数字黄金”情景,即 BTC 将作为对抗通胀的对冲工具。在传统金融中,黄金被用作通胀对冲工具,因为其价值通常随着通胀而上涨。黄金并不产生收入;其回报仅来自于价格升值。事实上,由于储存和保险成本,黄金甚至可能带来负收益。投资者购买黄金是为了保持购买力,而不是为了获得收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不能两者兼得。

回到比特币,大多数 BTCfi(BTC L2s 等)投资者共享的主要理论是,即使只有 5% 的流通 BTC 进入收益生成协议,也可能使该领域扩大 100 倍。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押注于自上而下的增长:这个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增长速度更快。

虽然 BTCfi 的故事引人注目,但我认为 BTC 更像黄金而不是收益生成资产:至少这是许多投资者坚持的理论,他们将 BTC 视为宏观资产和通胀对冲工具。即使只有 5% 的 BTC 进入 BTCfi 生态系统,这个预期也可能过于乐观。

第一个结论是:如果这是基本情况,一些估值可能已经偏高。

第二个结论是:如果你已经接受 BTC 是对抗通胀的工具,那么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你的 BTCfi 理论。你可能同时看好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从哲学角度来看,BTC 持有者和收益追求者之间的重叠很小。

反方观点

尽管我对 BTCfi 理论持怀疑态度,但也有必要考虑相反的情况。上一个周期中 wBTC 的供应量以及 Celsius、BlockFi 和 Voyager 的 BTC 持有量可以很好地反映 BTC 持有者和收益追求者之间的重叠情况。目前,wBTC 占 BTC 供应量的约 0.7% ,而 Celsius、BlockFi 和 Voyager 共持有约 50 亿美元的 BTC,占总供应量的约 1.1% 。无论是这些平台的衰退还是 wBTC 供应的停滞(见下文),这些指标都没有显示出 BTC 收益需求的积极变化。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来源:)

最后,有人可能会认为,由于 BTC 比黄金更容易存储和交易,可能会因为其更高的流通性而产生对收益生成机会的更高需求。然而,自 2012 年以来,BTC 的活跃供应一直在下降。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总之,在当前估值下,我仍然对 BTCfi 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在哲学和经济上,BTC 持有者与收益追求者之间的重叠很小。

观点:为什么我对BTCFi持怀疑态度?

感谢  提供的帮助和数据。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目前,私人加密风投的情绪是自 2022 年第四季度以来最糟糕的。

随着我们进入今年的最后筹资冲刺阶段,以下是一些关于当前局势的思考以及未来的关注点。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平均协议估值大幅下降。Pre-seed 阶段的估值现在稳定在 1000 万到 2000 万美元之间,而 Seed 阶段则在 2000 万到 3000 万美元之间。

这些估值水平与 2024 年第一季度相比大相径庭,当时的估值几乎是现在的两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1. 风投资金短缺

  2. 持有资金的风投变得谨慎

  3. 风投币在公开市场表现不佳

  4. 投资者感到创新不足

  5. 选举带来了显著的风险因素

1. 许多风投已接近基金的使用期限,要么尚未筹集新基金,要么在筹集过程中遇到困难。许多有限合伙人(LP)在重新投资前等待收益分配。

由于风投对收益分配没有明确的预期,他们对剩余资金的使用变得非常挑剔。

2. 在 22/23 年保持谨慎的风投在 23 年第四季度市场回暖时感到错失机会。他们在 24 年第一季度的火热市场中过度投资,如今正在承受后果。

即便他们手中有资金,他们仍然对市场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投资时机。

3. 风投币的表现远逊于主流币(甚至是 memecoin),这让风投对投资方向感到困惑。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 私人市场吞噬了大部分收益

  • 低流通量和高 FDV 带来了极大的通胀风险

  • 风投币的 Token 价格在公开市场上持续低迷

4. 投资者感到创新不足

CT 时间线上的讨论围绕网络扩展与 L2,模块化与单片,L1 与 L2 费用等进行,这些都是零和博弈的信号。

如果生态系统在不断发展,我们会努力吸引新用户并寻找融资机会以推动创新。

5. LP 和风投正在观望选举结果

Gensler 并未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当即将上任的政府有可能继续对你的行业施压四年时,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加密私募投资情绪降至冰点,未来该何去何从?

如果我有一个好主意并想筹集资金,我该怎么办?

不要犹豫,但要谨慎筹资。

最终,筹资是建立订单簿需求侧的过程。作为创始人,你需要在估值、稀释和合作伙伴质量之间取得平衡,但你并不知道市场上你的项目的最终定价会是多少。

很多创始人在与投资者交流之前就已经设定了他们的估值。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这样做非常危险。

如果你对估值的期望过高,你将浪费大量时间去发现市场的实际定价低于你的预期,这过程中会错失很多风投机会,最终可能不得不接受更低的价格和不理想的合作伙伴。

以更低的估值回到理想的投资者那里是一个失败的策略。

95% 的风投会在你降低估值后自动拒绝,因为 1)这传达了一个信号,即其他投资者已经看过并拒绝了, 2)他们已经在寻找下一个机会。

相反,你可以设定一个比预期更低的估值,或者让市场来决定。

当你开始获得关注时,价格总是可以上涨。有趣的是,那些已经承诺的投资者会觉得支付更高的价格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赢得”了这笔交易。

有些创始人可能会说“我会等到筹资环境更好”。

好吧,但这可能需要 6 个月、 12 关于甚至 18 个月。当你可以筹集一些资金,测试你的想法,并在不成功时继续前进时,等待并浪费时间是不值得的。

很容易关注消极面,但仍有很多理由保持乐观

1. 稳定币、去中心化基础设施(depin)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已经走出了幻灭的低谷。这些领域都花了超过 5 年的时间才成熟。

2. 我们正处于利率下降的边缘,这将显著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比特币和以太坊的 ETF(很快可能还有 Sol 的 ETF?)准备接受新的机构资金流入。

3. 创始人开始重新考虑以高估值筹集巨额资金并启动协议是否对长期社区有益。

我知道一些知名项目正在积极地拒绝新资金,并以合理的估值启动。

3a. 这是对第 6 点的回应,也是对私人市场供需平衡的健康调整。

我希望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创始人能够认真考虑以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

4. 消极情绪已经排除了所有的加密投机者,去除了杠杆,剩下的都是长期的建设者(大多可以通过邮件联系到!)。

现在正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并在众多优秀人才中激励自己的最佳时机。

AI低代码自动化引擎QnA3,打破加密信息孤岛

在加密货币领域,速度与信息掌握的优势往往决定着成败。然而,当今市场环境中,数据碎片化与信息孤岛问题频繁出现,用户不得不在多个平台之间跳转,费时费力地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尽管Web3的去中心化提高了透明度,却也引发了信息爆炸和混乱,尤其对于那些缺乏技术背景的投资者而言,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变得极为困难。用户面临“看不到、弄不懂、抓不住”的困境,致使错失市场机会。

QnA3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QnA3团队坚信,Crypto 市场需要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一种能够整合多源数据并简化投资流程的智能工具,使用户无论技术水平如何,都能轻松驾驭。QnA3作为一个由 AI 驱动的低代码平台,不仅让数据易于获取,还将复杂的市场动态转化为可执行的投资策略。在这里,数据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资源,而是每一位用户在去中心化世界中的战略武器。

开辟 AI 驱动的低代码自动化引擎新赛道

QnA3正在重新定义 Crypto 市场的格局,打造一个 AI 驱动的低代码自动化平台,使用户无需编程即可掌握市场数据并实现自动化决策。QnA3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更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用户可以在其中自由创建、分享和交易他们的投资策略,形成一个由数据驱动的去中心化金融市场。QnA3的目标是通过这一平台,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效率,为用户创造更多财富机遇。

把握加密市场的核心机遇

随着 Crypto 市场的迅速发展,数据过载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愈发突出。QnA3结合低代码与 AI 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自动化且灵活的数据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用户克服“看不到、弄不懂、抓不住”的挑战,就像 Zapier 在Web2世界中简化工作流程一样。

市场挑战:

  • 信息碎片化与数据孤岛:数据分散在多个平台和渠道上,用户难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 高门槛与复杂性:现有工具通常要求用户具备编程或数据科学技能,普通用户难以入门。

  • 信息不对称:拥有更多资源和技术的用户往往占据优势,普通用户难以跟上市场步伐。

AI低代码自动化引擎QnA3,打破加密信息孤岛

QnA3的使命是通过 AI 和低代码技术消除这些障碍,赋能每一位 Crypto 用户,让他们能够轻松应对市场挑战,精准把握财富机遇。

平台功能

QnA3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低代码自动化平台,专为每位加密货币用户提供成功所需的工具和数据。通过微服务架构与 AI 驱动的数据管道,平台整合了丰富的数据源,包括链上分析、社交媒体趋势、交易所公告和市场数据,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数据生态系统,支持创建自动化策略。这些策略可根据实时数据动态执行,为用户提供持续的市场优势,从而让纷繁复杂的信息变得一目了然,帮助用户轻松掌控市场。

AI低代码自动化引擎QnA3,打破加密信息孤岛

核心功能:

  • 数据市场:用户可以选择定制的数据流,以适应不同的投资策略需求。平台支持通过 API 和 SDK 集成数据,满足从初学者到资深交易员的多样化需求,并激励用户参与生态系统和代币持有。

  • Agents 即服务(AaaS):用户通过低代码环境创建复杂的多层策略,并将其授权给其他人以获得被动收入。智能合约确保收益分配透明且自动化。

  • Agents 排行榜:基于多项技术指标对 Agents 进行排名,表现优异的 Agents 将在平台的专属区域展示,提升其可见性与交易量。

  • 社交交易功能:用户可以关注成功的 Agents 创建者,接收实时通知,并参与社区互动,促进投资策略的协作与创新。

  • 质押与奖励:持币用户可以通过质押代币提升其 Agents 的可见性,解锁高级数据权限和享受费用减免等特权。

AI低代码自动化引擎QnA3,打破加密信息孤岛

技术架构:AI 数据层与自动化策略引擎

QnA3的技术架构基于高度模块化的设计,整合并处理多个数据源,通过 AI 增强的数据层与低代码的 Agent 层,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与自动化执行能力。

AI 数据层:

  • Twitter API 集成:实时监控关键意见领袖(KOL)的推文,并通过 AI 模型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市场动向。

  • 新闻抓取:对特定 ticker 进行语义分析和事件驱动预测,帮助用户抓住市场机遇。

  • 项目博客提取:提取博客平台数据,识别关键更新,为用户提供及时信息。

  • 交易所公告抓取:实时抓取交易所公告,过滤并推送重要信息,确保用户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 链上数据聚合:集成多个链上数据源,实时获取市场数据,并优化处理效率。

  • 交易数据:实时采集交易所的市场数据,并进行存储和高级分析。

  • 自定义数据集成:提供 SDK 和 API 支持,用户可自定义数据源并生成可交易的数据包。

Agent 层:

  • Condition 层:用户通过图形界面配置复杂的筛选逻辑,实时监听数据变化,确保策略执行的精确性。

  • Action 层:将触发条件转化为链上可执行的逻辑操作,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

  • Client 层:支持多种集成方式,将筛选后的数据推送至用户指定的应用,或直接执行交易操作。

用户至上的商业模式与代币经济

AI低代码自动化引擎QnA3,打破加密信息孤岛

以用户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QnA3深知用户的需求,因此其商业模式和代币经济设计围绕提升用户体验和价值展开。通过持有$GPT 代币,用户可以解锁高级功能,享受费用折扣,并通过参与平台生态系统获得更多经济回报。用户不仅能抓住市场波动带来的机会,更能与平台共成长。

高级功能与数据访问:

QnA3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基础功能,但持有$GPT 代币的用户能够访问高级数据流和独家数据包。这些高级数据能够提供更深入的市场分析,帮助用户做出更具竞争力的决策。此外,会员等级系统使得用户可以创建更复杂的 Action Agents,解锁更强大的自动化功能,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率,增强投资效果。

交易费用折扣与市场佣金减免:

持有$GPT 代币的用户在平台上的交易操作,如购买数据包、交易 Action Agents 和订阅服务,可享受交易费用折扣。同时,在 Action Agents 交易市场中,持币用户可享受更低的佣金率,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策略交易与创建。

API 访问和质押奖励:

个人和企业用户可以通过质押$GPT 代币来享受更高的 API 调用限额、定制化服务以及其他专属功能。对于那些愿意长期参与的平台用户,质押代币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在平台上的地位,还能获得高级会员的独家权益,如新功能的优先体验和更高的收益分成比例。

Agents 代币 IDO:

在QnA3平台上,用户创建的 Action Agents 可以通过代币化进行交易。QnA3还为这些 Agents 设计了专门的 launchpad,以支持他们的初始代币发行(IDO)。持有$GPT 代币的用户可以通过质押来参与这些 IDO,并获得相应的 Agents 代币。这些代币不仅代表着策略的所有权,还可能提供未来交易费用的折扣,进一步推动用户在平台上的深度参与。

QnA3的代币经济体系旨在激励用户持续参与平台,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同时通过代币化的经济模式,使得每一位用户都能在平台的成长中获益。

QnA3的独特价值:开启智能投资新时代

QnA3的愿景是打造一个赋能 Crypto 用户的 AI 低代码平台,使所有人都能轻松、快速、低成本地获取并利用 Crypto 领域的关键数据。通过QnA3,用户不仅能简化投资决策流程,还能将其投资逻辑转化为实际收益,推动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金融市场的形成。

在QnA3平台上,复杂的数据分析和策略执行变得简单易用,无需深厚的技术背景,用户便可通过 AI 增强的数据和策略工具,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QnA3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 Crypto 世界中用户的战略伙伴,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投资者,QnA3都将助力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对话Wang Qiao:寻找消费级加密应用的宝藏

整理 编译:深潮 TechFlow

对话Wang Qiao:寻找消费级加密应用的宝藏

嘉宾:, 支持创始人;, 客户支持

主持人:

播客源:

原标题:Finding Consumer Gems in Crypto | Qiao Imran

播出日期: 2024 年 9 月 3 日

背景信息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来自 AllianceDAO 的 Qiao 和 Imran,与我们一起探讨了加密领域的基础设施疲软、Fat App Thesis 以及区块链之间的文化差异。我们还思考了 L1 是否有长期看涨的潜力,以及消费者应用的开发者身在何处。最后,我们深入分析了 TikTok 如何与加密货币结合,以及加密货币如何有可能解决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困境。

加密领域的基础设施疲软

  • Michael 表达了对当前加密领域的基础设施疲软现象的关注。他提到,尽管加密货币已经存在多年,但实际应用程序却寥寥无几,市场上充斥着基础设施代币,这些代币往往缺乏客户基础且难以理解。他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实际应用的出现,而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讨论。

建设基础设施与应用的挑战

  • Qiao 分享了一位创始人的观点,认为基础设施项目相对容易构建,因为它们更像是纯工程项目,而应用程序则需要深入理解用户的心理和痛点。他强调,与几年前相比,如今构建基础设施(例如启动一个链)变得更为简单,而构建一个能够吸引数百万用户的消费产品依然困难。

风投对基础设施与消费项目的关注

  • Imran 指出,尽管市场对基础设施和消费项目的需求存在呼声,仍然有很多基础设施项目被发布。他提到,很多创始人在寻求投资时并没有接触到专注于消费项目的风投,而这些风投在评估时可能缺乏对消费市场的理解,导致他们对消费项目的态度偏向消极。

风投生态系统的适应性

  • Michael 认为,风投生态系统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开始关注如何评估和支持消费产品的构建。他提到,市场上对基础设施、拍卖和机制设计的关注过多,而对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的讨论却相对较少。他指出,风投在评估初创企业时应更加关注市场策略和用户获取。

应用程序与基础设施的相对估值

  • Michael 提出了关于基础设施与应用程序相对估值的问题。他指出,基础设施企业通常被视为“铲子与镐”的商业模式,因其耐用性而可能获得较高的估值。然而,他质疑,如果没有足够的应用程序作为客户,这种高估值是否合理,因为基础设施的客户最终是应用程序。

历史经验与价值捕获

  • Qiao 解释说,从历史经验来看,应用程序通常能够捕获更多的价值。例如,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虽然基础设施公司(如英特尔和电缆公司)在市值上表现良好,但十年后,真正获得价值的却是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如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等。他认为,这种趋势在加密领域也会重现,尽管短期内基础设施代币的估值仍然高于消费产品,但长期来看,消费者应用程序的价值将会超越基础设施。

应用与基础设施的循环关系

  • Imran 引用了 Nick Grossman 的文章《基础设施阶段的神话》,强调应用程序的开发会激励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基础设施又会支持新的应用程序。他认为,这种循环关系将继续存在,当前我们可能正处于基础设施的底部,逐渐向应用程序的上升阶段转变。

创始人构建基础设施的挑战

  • Michael 讨论了创始人在构建应用程序的同时,也在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的现象。他举了亚马逊的 AWS 作为例子,说明一些创始人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构建基础设施。

  • Qiao 认为,创始人在初期不应同时关注两个方向,而应专注于一个领域,待其成熟后再考虑扩展。

可持续性与资源平衡

  • Qiao 强调,创始人在资源和焦点上需要保持平衡,尤其是在初创阶段,最好先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待其成功后再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

Fat App Thesis(胖应用理论)

  • Michael 提出了关于“胖应用理论”的讨论,引用了斯坦·西(Stan Shih)在 1992 年提出的“微笑曲线”概念。该曲线描述了个人计算机的价值链,强调了在构思和市场营销阶段的价值捕获,而制造阶段的价值则相对较低。他指出,现代应用程序的价值捕获类似于这一模型,并提到 Joel Manegro 在 2017 年提出的应用程序理论,认为应用程序将捕获更多的价值,而中间的协议和链上原语则可能被挤压。

中间层的定义与价值捕获

  • Qiao 认为中间层的定义至关重要。他提到,如果我们将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视为中间层,他同意应用程序将捕获更多的价值。他举了 Uniswap 的例子,指出 Uniswap Labs 拥有用户,而不仅仅是协议本身,这使得它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他强调,拥有终端用户的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交易成本与用户体验

  • Michael 提到交易成本的差异,特别是在以太坊与 Solana 之间的对比。他指出,在以太坊上,交易成本可能会显著影响用户选择,而在 Solana 上,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使得通过聚合器进行交易更具吸引力。Qiao 同意这一观点,并提到 MetaMask 通过收取交易费用获得了巨额收益,强调了用户拥有的重要性。

应用程序的垂直整合

  • Imran 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认为应用程序可能会逐渐拥有整个基础设施,尤其是在 DeFi 协议和原语的垂直整合方面。他以 Friend Tech V2 为例,说明应用程序如何将所有功能整合在一起,迫使用户在应用内进行交易,从而捕获所有费用和价值。他认为,如果应用程序能够有效地进行垂直整合,将可能对传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构成威胁。

L1 是否有长期看涨的潜力?

  • Michael 提出了一个关于 L1(第一层区块链)是否有长期看涨潜力的问题。他认为,除了比特币可能是个例外外,其他 L1 区块链在长期内可能面临竞争,因为它们需要保留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现金流。他指出,随着应用程序开发者越来越关注减少对 L1 的价值提取,像 MEV(矿工可提取价值)这样的现金流最终可能会被应用程序所捕获。

MEV 与价值捕获

  • Michael 认为,MEV 的价值捕获理论在纸面上是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随着时间推移,L1 的价值可能会被削弱。他提到,L2(第二层区块链)活动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人们会购买以太坊(ETH),因为 L2 的激励是允许用户使用他们想要的任何货币进行支付。

  • Qiao 进一步补充,他不太关心长期(如 10 到 20 年)的预测,而是关注当前周期末的赢家。他认为,尽管 MEV 捕获理论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 L1 的未来表现。他强调,长期来看,价值存储是最重要的,而这可能会使比特币、以太坊或 Solana 等平台成为潜在的价值存储。

短期与长远的看法

  • Imran 认为,市场仍然充满变数,任何 L1 都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崭露头角。他提到,尽管 Solana 目前表现良好,但每个以太坊的 L2 都可能在出现一个突破性应用程序后追赶上来。

  • Michael 提到以太坊上流动的 ETH 数量不断增加,显示出强大的网络效应,这可能对 L2 的发展有利。他认为,未来可能不需要太多的 L2,三到四个大型 L2 框架就足够了,这些框架可以在应用生态系统内实现良好的互操作性。

未来的 L2 框架

  • 在讨论未来的 L2 时,Michael 提到了 Arbitrum、Base 和 ZK Sync 等项目,认为这些项目可能会在未来占据重要地位。Imran 则提到了 Polygon CDK,认为其架构设计很有前景。

消费者应用开发者去哪了?

  • Michael 提出一个关于当前消费者应用开发者的讨论,询问 Imran 和 Qiao 对于新一代创始人在哪里构建和他们关注的应用程序类型的看法。Imran 指出,目前 Solana 和以太坊仍然主导市场,而 Base 平台在最近的创始人批次中也获得了大量投资。他提到了一些链上游戏的开发,尽管大多数项目还是集中在 Base 和 Solana 上。

Telegram 与 TON 的分发优势

  • Michael 提到 TON(Telegram Open Network)及其与 Telegram 的关系,讨论了其潜在的用户基础和分发能力。Imran 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案例,讲述了一位开发者在 Telegram 上发布游戏的经历。他表示,这位开发者在 Web 2 游戏上花费了大量广告费用,经过一年半才获得 1500 名月活跃用户,但在 Telegram 上发布同样的游戏后,仅用三天就达到了 1500 万月活跃用户。这显示了 Telegram 强大的网络效应。

  • Imran 进一步指出,Telegram 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分发渠道,类似于 Zynga 在 Facebook 上早期的机会。他认为,在 Telegram 上构建应用的开发者可能会迅速获得用户基础,成为该平台上的主导应用。

用户类型与应用挑战

  • 尽管有分发优势,但 Imran 也提出了几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用户的类型和使用动机。他询问这些用户是出于激励而使用应用,还是出于其他原因。此外,他还提到 TON 网络在处理链上活动时可能面临的速度和成本问题。因此,许多创始人开始构建混合基础设施,将大部分游戏逻辑放在链下,同时将一些功能保留在链上,以利用 Telegram 的分发能力。

区块链之间的文化差异

  • Michael 提出了区块链之间文化差异的问题,特别是以太坊和 Solana 社区的不同。他观察到,Base 作为一个平台,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以太坊文化的延伸,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氛围,鼓励开发者在此构建应用。而 Solana 社区则显得更务实,更加注重工程技术。

创始人影响文化

  • Qiao 认为,这种文化差异可以追溯到创始人的 DNA。以太坊的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具有理想主义,而 Solana 的创始人则更为务实。Imran 进一步补充,在熊市期间,Solana 的创始人表现出更强的团结和务实,强调社区的力量,而以太坊社区则更多地在传播其理念和信仰。

社区的反应与挑战

  • Michael 提到,以太坊社区在面对批评时的反应,比如 Bankless 对于以太坊社区的指责,反映了社区内部的紧张关系。他认为,区块链社区应该自我反思,而不是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排斥。

应用平台的品牌策略

  • Michael 还讨论了新兴 L2 和 L1 平台在品牌塑造方面的挑战。他认为,许多链试图通过限制应用类型来区分自己,这可能不是明智的选择。他建议这些平台应该欢迎所有类型的应用开发者,因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难预测哪些应用会真正取得成功。

  • Qiao 表达了对以太坊核心团队的失望,认为他们在某些领域对创始人持有偏见,可能会错失优秀的开发者。Imran 则提到以太坊基金会在资助项目时的保守态度,尤其是在涉及投机的应用上,这可能会限制创新。

投机与金融原理

  • 讨论中,Michael 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许多人进入加密货币领域后重新发现了金融的本质。他认为,金融市场本质上依赖于投机和赌博,而这种对投机的过敏反应实际上可能是对金融运作原理的重新认识。

  • Qiao 补充说,美国股市的表现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例外,其他国家的市场往往表现不佳。他们讨论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投机的不同看法,认为这反映了人们对金融理解的不同层次。

区块链究竟能实现什么?

  • 在这一段讨论中,Michael 提出一个关键观点,即人们往往关注区块链技术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忽视了它能够独特实现的功能。他用移动设备的例子来说明,尽管早期人们对手机的局限性有很多批评,但最终手机的便利性使其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区块链的核心能力

  • Qiao 认为,区块链最擅长的是创造全新的市场和微支付。比如,创建者代币(creator tokens)和新市场的出现都是区块链的优势所在。此外,区块链在跨境支付和微支付方面也表现出色,这使得在传统支付方式中难以实现的小额支付变得可行。

  • Imran 进一步补充,虽然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比如隐私保护和数据验证,但这些功能通常是更大应用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产品。

旧想法的新机会

  • Michael 提到了一些 2017 年 ICO 时代的想法,认为这些想法可能值得重新审视。他以 earn.com 为例,指出这是一个与微支付相关的有趣概念,尽管在当时由于区块链的高成本而未能成功。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微支付现在变得可行,许多新的应用想法仍有待开发。

游戏与微支付的结合

  • 讨论中,Michael 提出了链上游戏的潜力,认为不必将游戏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转化为链上交易,而是微支付的整合可能会更有价值。他提到,年轻玩家在游戏中进行小额消费时,能够减少信用卡使用的摩擦,这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 Qiao 进一步阐述,链上游戏的理念与数据主权、数据所有权、可组合性等概念密切相关,但这些理想在用户初期并不是主要驱动力。用户最关心的仍然是投机和微支付等实际应用。

投机与意识的演变

  • Imran 指出,许多人最初进入加密货币市场是出于投机的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意识到区块链技术的其他优势。他认为,虽然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和其他人提倡的去中心化理念在未来仍然重要,但人们的接受程度和时机会有所不同。

未来的用户与技术

  • Michael 最后提出,未来进入加密领域的用户可能不会像早期用户那样关注去中心化的理念。他认为,技术应该足够好,以至于用户不必关心这些理念,而是能够直接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

TikTok 与加密货币的结合

  • 在这一段讨论中,Michael 提出了 TikTok 和加密货币之间的潜在交集,特别是在新一代用户(如 Z 世代和 Alpha 世代)如何与加密货币互动方面。

新一代的创业精神

  • Qiao 和 Imran 讨论了新一代(Z 世代和 Alpha 世代)的创业精神,强调他们更倾向于通过非传统的方式来赚钱,比如直播和内容创作。Imran 观察到,年轻人对传统工作的兴趣减弱,但他们却能够找到创新的赚钱方式,比如通过直播平台与观众互动。

直播与微支付的结合

  • Qiao 提到,当前的直播平台上,粉丝通过购买虚拟礼物来打赏创作者,这实际上是微支付的一个应用。他指出,传统的信用卡支付无法支持微小金额的转账,因此虚拟礼物成为了一种变相的打赏方式。这种模式实际上可以视为一种“二层”解决方案,允许创作者在积累足够的虚拟礼物后再进行提现。

TikTok 内容的挑战

  • Michael 提出,尽管有建议让他们在 TikTok 上活跃,但他认为将其内容适应 TikTok 的风格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的内容更偏向于金融和加密领域,而 TikTok 上的内容通常需要更轻松和娱乐化的形式。他担心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核心受众的反感。

直播平台的未来

  • Imran 继续探讨了直播平台的潜力,提到了一些新兴的直播应用,如 Pump。他们认为,随着内容创作者越来越多地展示真实自我,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内容形式,即“完全的堕落”,这可能会吸引特定的受众群体。

加密货币能否拯救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

  • 在这一段讨论中,Michael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即加密货币和媒体之间可能会形成某种结合。他认为,随着传统媒体商业模式的崩溃,加密货币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传统媒体的困境

  • Michael 指出,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已经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得大量广告收入流向了 Facebook 和 Google。媒体失去了对第一方数据的访问,这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了解和吸引观众。相对而言,加密货币的地址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第一方数据来源,这为广告提供了更精准的目标。

加密货币与媒体的结合

  • Michael 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加密货币的某些特性可以用于重塑媒体的商业模式。例如,代币可以作为与观众互动的工具,广告商可以根据用户在区块链上的行为(如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记录)来进行更有效的广告投放。此外,他提到“代币是新的内容,市场资本是新的参与度指标”,这表明加密货币的经济模型可以为内容创作带来新的激励机制。

直播和社区互动

  • Imran 进一步探讨了加密货币在直播领域的潜力。他提到,在某些直播平台上,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代币化的方式进行,这样观众的反馈和需求可以直接影响创作者的内容方向。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还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新的收入来源。

新媒体现象的出现

  • Qiao 提到了一种新现象,即一些病毒性网络 meme 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他发现,许多新兴的 meme 现在是通过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如 Dex Screener)而不是传统的社交媒体(如 TikTok 或 Twitter)传播的。这种现象表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可能在未来成为新媒体内容传播的重要渠道。

未来十年创始人会如何改变?

  • 在这一段讨论中,Micheal 和其他参与者探讨了未来十年创始人的特征和背景将如何变化,特别是在加密货币和技术领域。

创始人特征的演变

  • Micheal 提到,随着加密货币和技术的发展,创始人的背景和特征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他认为,传统上来自名校的创始人可能不再是唯一的成功典范,更多来自非传统背景或非精英院校的人也会崭露头角。这种变化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业风格。

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区别

  • Qiao 进一步分析了基础设施(infra)与应用(app)创始人之间的区别。他指出,基础设施的构建通常迭代频率较低,而应用则需要快速迭代和频繁更新。因此,应用创始人需要具备更强的用户理解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创始人的心理特质

  • Imran 提到了一些成功应用创始人共同的心理特质,例如他们通常会有一种“证明自己的动机”,这可能源于他们的成长经历或背景。他们对技术创始人有一定的排斥感,认为应用创始人更能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动向。

情感承受能力

  • Micheal 还提到了创始人需要具备承受极端情绪波动的能力。他认为,成功的创始人不仅要有智慧和创造力,还需要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坚韧。

FameEX 加密货币每日晨报新闻丨9月6日, 2024


全球领导人签署第一个具法律约束力的 AI 国际条约

据报道,美国、欧盟和英国等全球领导人将于 9 月 5 日签署欧洲委员会的《人工智能公约》,以标准化人工智能的目标和价值观。这项开创性的法律条约强调人权、民主价值观,并要求人工智能系统对其产生的任何有害和歧视性结果负责,还要求此类系统的产出尊重平等权和隐私权,并为人工智能相关的侵权行为提供法律补救措施。

Forvis Mazars 首席经济学家呼吁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

Forvis Mazars 首席经济学家 George Lagarias 表示,他呼吁美联储在下次会议上降息 25 个基点,认为这已经这一降息力度就已经足够了。他强调说,降息 50 个基点可能会给市场和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因此不能急于大幅降息。

的疲软可能预示着传统资产面临风险

FxPro 的高级市场分析师 Alex Kuptsikevich 表示,比特币近期的疲软可能是对传统风险资产的预警,表明市场更偏向于持有低风险的资产。比特币在过去 11 天中连续第 9 天下跌,因为其试图巩固在 200 日均线上方,但由于未能巩固涨幅,因而引发了强烈的市场抛售。

特朗普将组建政府效率委员会,并任命马斯克担任主席

美国前总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宣布计划成一个政府效率委员会,埃隆・马斯克已经同意领导这个委员会。高级顾问布莱恩・休斯表示,特朗普打算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合作,以帮助政府解决通胀问题。

香港证券协会秘书长:应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以加强虚拟资产监管

香港证券及期货业协会秘书长曾钰成提出,香港应建立统一的虚拟资产监管机构。他强调说,随着虚拟资产市场的快速增长,统一的机构监管可以规范监管流程、稳定市场发展、确保投资通路、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国外贸银行预测明年国际金价将突破 2,600 美元

法国外贸银行银行分析师表示,在 2024 年剩余的时间里,国际金价将徘徊在当前水平附近,因为今年的大部分降息已经计入价格。明年国际金价可能会迅速攀升,尤其是在明年下半年,西方投资者会接过接力棒,将国际金价进一步推高至创纪录水平。

免责声明:本节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FameEX官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