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只以太坊 ETF 及其费用、促销和持股情况

作者:Sam Taube;编译:白话区块链

大约六个月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首个现货比特币ETF。2024年7月23日,SEC又批准了首个现货以太坊ETF开始交易。

1、什么是现货以太坊ETF?

现货以太坊ETF是一种交易平台交易基金,用于直接投资以太坊——是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

以太坊具有许多区别于比特币的特性。它的区块链不仅仅承载以太币,还托管了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和基于以太坊协议运行的非同质化Token(NFT)。此外,以太坊现在采用的是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系统来生成新币,这是一种比比特币挖矿所使用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更节能的机制。(以太坊在2022年之前也曾使用工作量证明系统,之后才切换到权益证明。)

在现货ETF获批之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以太坊策略ETF,它们通过期货合约间接跟踪以太币的价格。然而,这类ETF可能无法像现货以太坊ETF那样精确地追踪加密货币的价格,且可能收取更高的费用。2024年7月批准的现货以太坊ETF是此类产品中的首创。

2、现货以太坊ETF

截至目前,已有八只不同的现货以太坊ETF开始交易。以下是每只ETF的名称及其交易代码、费用情况以及任何促销费用减免的详细信息。

16 只以太坊 ETF 及其费用、促销和持股情况

3、第九名 以太坊基金

从技术上讲,目前市场上有九只跟踪以太坊现货价格的投资基金,但第九只不是传统的 ETF。Grayscale Ethereum Trust (ETHE),不要与其 Mini Trust ETF 混淆,这是一种交易平台交易产品 (ETP),其市场价格可能与其净资产价值出现偏差,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其以太币持有量的溢价或折价。

ETHE 是全球最大的以太坊现货基金,占本文撰写时以太坊总市值的 2% 以上。其费用率为 2.50%,目前没有费用减免促销活动。它还于 7 月 23 日获准在交易平台交易。

4、以太坊ETF价格战

在2024年7月以太坊ETF获批前的几天,发行公司纷纷展开费用大战。许多公司递交了多次修改后的注册声明,降低费用,试图削弱竞争对手。而有些公司则紧随其后,几天内提交了自己的修订版本,费用降得更低。

还有一些公司在最后关头推出了促销,比如宣布头六个月的费用全免,以此表明自己是市场上最便宜的以太坊ETF。这种快速降费和促销的趋势一直持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批准前几天,未来可能还会继续。

鉴于此,您看到的有关以太坊ETF费用和促销的任何信息都值得仔细核对。网上的任何数字在您阅读时都有可能已经过时。

5、以太坊策略ETF

我们将以太坊策略 ETF 定义为任何将至少 50% 的资产投资于以太币期货的 ETF。目前市场上有七只此类基金,它们的费用从低到高依次列在下面。

16 只以太坊 ETF 及其费用、促销和持股情况

6、ETF的批准对以太坊意味着什么?

截至撰稿时,以太币的价格今年已经上涨了超过40%。最近的ETF批准是否会进一步推动这一涨势?这还有待观察。

以太坊ETF为401(k)和IRA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密货币投资方式。美国人总共持有近40万亿美元的退休账户资金,而许多这些退休账户并不允许直接交易加密货币。(注:401(k)和IRA是美国常见的退休储蓄账户。它们通常不允许直接购买加密货币,而以太坊ETF为这些账户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间接投资加密货币的方式。)

然而,市场对以太坊ETF批准的短期反应到目前为止较为平淡。7月23日——ETF首个交易日——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30到下午4:00,以太币价格实际上略有下跌。

7、以太坊ETF vs. 以太坊本身

现货以太坊ETF相比其他投资以太坊的方式可能有一些优势。如前所述,对于无法直接购买以太坊的投资者(例如退休账户投资者),现货以太坊ETF可能提供了一种比以往的以太坊策略ETF更便宜且更可靠的投资方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直接持有加密货币相比,以太坊ETF也存在一些劣势。目前的以太坊ETF投资者不会获得质押奖励(即持有以太币者的一种类似利息或股息的奖励)。

如果您想要获得这一以太坊的功能,您需要直接投资于加密货币本身。

一文读透AI Agent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原文作者:Lyv, Callen @ Meteorite Labs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人类用机械动力逐步取代了肌肉力量。而在 AI 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们正在用计算能力取代认知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 从简单的自动化工具扩展到复杂的决策和预测系统,正在逐步成长为驱动当代社会进步的动力。AI 成为了欧美资本圈竞相追逐的主题,也是科技人员线下交流聚会上的谈资。

这一趋势也蔓延到了 Web3 市场,成为两大最热门技术之间的大碰撞。在 2024 年,Web3 行业中诞生了大量的 AI 概念项目,试图将 AI 技术与区块链相融合中。一些项目利用 AI 的内容生成、分析等功能,应用到 GameFi、SocialFi、数据分析等 Web3 领域。一些项目正在搭建去中心化算力网络,利用区块链来对抗大型科技公司对算力的垄断。

就在上周,Coinbase 宣布支持 AI Agent 开发者通过 Coinbase Developer Platform 集成至其 MPC 钱包,成为首个向开发者提供 AI Agent 链上支付基础设施的公司之一。

“AI Agents 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账户,但他们可以拥有加密钱包” — 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en Armstrong。由此来看,Web3+AI 的下半场,正在由 AI Agent 赛道的大爆发。

一、AI Agent:为什么 Multi-Agent 是未来?

近一年来关于 AI Agent 的研究和话题开始呈现井喷之势,例如 AutoGPT、Hebbia、Glean、BabyAGI、 Generative Agents、MetaGPT 等项目在 Github 上已狂揽上万 Star,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Zapier、Glean、Hebbia 等 AI Agent 明星创业项目估值已高达 57 亿美元。 

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或者“ AI 智能体”,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自主理解,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代理。AI Agent 不仅能自动化处理繁琐流程,还能做出精准决策,并智能地与环境互动。

AI Agent 的前景十分广阔。IDC 在其发布的《 2024 AIGC 应用层十大趋势》中进行了调研, 50% 的企业已经在某些工作中试点使用 AI Agent,另有 34% 的企业正在制定相关应用计划。预计到 2027 年,超过 60% 的智能手机将具备生成式 AI 功能,为 AI Agent 的普及奠定硬件基础。

然而现实是,虽然 AI Agent 凭借集成多种工具和强大推理能力的优势,在某些特定场景中表现出色,但其在面对繁复的现实世界任务的时候往往无法给出最优解。这限制了目前 AI Agent 被更多人的使用。另外,来自不同模型、不同 AI 大厂生态的 AI Agent 之间也难以形成协同。

因此,AI Agent 的下一个技术变革是多智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Multi-Agent 系统架构由众多独立自治的单一 AI Agent 组成,它们拥有各自独特的领域知识、功能算法和工具资源,可以通过灵活的交互协作,共同完成错综复杂的决策任务。Multi-Agent 不仅能够大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还赋予了更强大的处理复杂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 Multi-Agent,我们不妨以蚁群觅食为例:

– 每只蚂蚁都是一个独立的 Agent,有自己的简单行为规则

– 蚂蚁在寻找食物时会释放信息素,其他蚂蚁可以感知这些信息素

– 通过大量蚂蚁的协作,整个蚁群能够找到最短路径到达食物源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Multi-Agent 系统的核心特征:多个自主 Agents 通过相互交互和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或解决问题。甚至将来我们有望看到一个只有 CEO 创始人、完全由 AI agents 雇员组成的公司。

总的来说,AI Agent 代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交互的新范式,有望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动软件行业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 Agent 将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Web3 + AI Agent,能带来什么变革?

2023 年,OpenAI 带来的全新 AI 革命浪潮,颠覆了各行各业原有的模式,我们也看到了 Web3 中许多相关概念产品不断涌现和落地,出现了利用 Crypto 特性发展 AI 如去中心化算力、数据等方案。

即便放在行情不甚景气的当下,AI 叙事仍在 Web3 中保持保持强劲。仅从币价表现方面来看,AI 仅次于 Memecoin,是第二大叙事。

今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 ETHCC 大会期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再次就 Web3 + AI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AI 的发展从短期来看,是人类与 AI 之间的“协作交集”。从长远来看,AI 将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难以克服的挑战,比如长寿和太空旅行。而 Web3 和去中心化将为我们描绘通往这一理想的道路,同时防范完全自主的 AI Agent 会毁灭人类的极端情况。

未来 Web3+AI Agent 将成为重要叙事之一,可以预见 Web3 AI Agent 将会在各个 Layer 1 生态系统中遍地开花。那么将 AI 领域最新的趋势 AI Agent 引入 Web3,又将会带来什么变革?

Web3 能为 AI Agent 带来什么契机?

去中心化

Web3 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允许 AI Agent 实现自我托管,避免了集中化带来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

在 Web2 中,OpenAI、Anthropic 等 AI 巨头获得了大量的融资,掌握着闭源 AI 模型的训练数据,除了会造成 AI Agent 单点故障外,还限制了社区参与和协作,阻碍 AI Agent 的创新和进步。

确定性的执行环境

Web3 为 AI Agent 提供了确定性的执行环境,不受人为建立的信任元素、不必要的中介和其他低效率的影响。

AI Agent 无法获得银行账户,无法替用户预订机票;但它们可以获得钱包,使用加密稳定币来与世界各地的用户、商家和其他 AI 进行交易。

安全性和隐私

数据隐私和安全性是 AI Agent 在 Web2 实际应用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AI Agent 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包括个人信息,一旦数据被非法访问或泄露,将对用户隐私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在确保数据安全方面,天然具备安全性的区块链可以协助。

货币化和投资价值

AI Agent 的货币化为 AI 创造了投资价值,并激发了新型代币经济模式。通过 Initial Agent Offering (IAO) 模式,AI Agent 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标的,通过 DAO 治理将所有权下放给社区。

市场转型与大规模采用

Web3 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环境,鼓励 Web2 企业和开发者专注于创建独特且卓越的 AI Agent 项目,以应对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这不仅能帮助企业在 Web3 环境中取得领先地位,还有可能推动更广泛的 Web2 用户采用 Web3 和区块链。

优化 AI 数据集和模型

Web3 的独特特性,如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的数据记录,可以优化 AI 数据集的多样性和模型的透明度。利用 Web3 链上数据训练 AI 模型,有助于建立链上数据大模型,提供独特的视角和优势。

AI Agent 能为 Web3 带来什么革新?

增强用户体验

通过结合 AI 的分析能力,集成了 AI Agent 的 Web3 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自动化、可定制的体验,进一步释放链上经济的潜力。

降低行业参与门槛

AI Agent 可以作为降低人们参与 Web3 行业门槛的工具,通过在 Web3 中充当用户和链上协议间的“智能助手”,帮助用户完成各类复杂的链上交易行为,使 Web3 产品更加易用,有利于大规模采用。例如,AI Agent 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实现加密投资分析、自动化链上交易以及投资组合监控。

创新应用

在游戏和娱乐领域,AI Agent 可以提供动态、沉浸式的体验,增强用户生成内容的价值,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透明和可靠。

总结来说,Web3 + AI Agent 不仅推动了 Web3、区块链和 AI 技术的进步,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机会。Web3 为 AI Agent 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去中心化、安全性、执行环境和货币化。反过来,AI Agent 也将通过自己的能力为 Web3 带来创新应用、简化用户体验等好处,通过自动化执行任务提高效率和决策质量,为 Web3 的大规模采用奠定基础。

三、热门 Web3 AI Agent 对比

Spectral

Spectral 是一个致力于构建 Web3 链上 AI Agent 经济的项目,通过提供零门槛的智能合约编译和部署服务,释放 AI 与 Web3 结合的创新潜力。

具体来说,Spectral 正在提供两种独特的产品:

Spectral Syntax 是一个链上 AI Agent 平台,可以理解自然语言意图并将其转换为基于代码的指令,旨在让 Web3 用户和开发者通过特定的 AI Agent 实现自己的意图,应用场景包括链上合约生成与部署(一键发 meme 币)、智能合约漏洞扫描及修复(智能审计)、链上信息检索等。在 2024 年第三季度,Spectral 将推出 Syntax V2,允许用户基于 Spectral 的所有工具、知识库和 API 创建自己的 AI Agent,用于实现各种可以想象到的意图。

Spectral Nova 是一个机器智能网络,聚焦于 AI 和 ML 模型的创建与应用,通过激励手段吸引顶级数据科学家和 ML 工程师构建输出推理源的模型,以解决 web3 应用程序的预测和机器智能问题,从而满足智能合约、公司和个人对推理源的需求。模型创建者、求解者、验证者和消费者在 Spectral 的机器智能网络上相互交互,形成飞轮。

一文读透AI Agent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Inferchain 是 Spectral 正在构建的 Layer 2 ,将于 2024 年第四季度推出,其愿景是成为一个通用、无需许可、开放的真相验证层,用于验证所有链上 AI Agent 交互。在 Syntax 上创建的所有 AI Agent 以及它们从 Nova 上使用的各种推理源将通过 Inferchain 进行集成。

Spectral 在 Web3 + AI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低门槛开发

Spectral 提供智能合约一键生成及部署功能,大幅降低了 Web3 开发门槛。这使得即使是小白用户也能轻松实现智能合约的编译和部署。是 AI for Web3的应用场景。

  • 多场景适配

Spectral 现有产品架构高度适配 Web3 当前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包括 DeFi、DAO 治理、NFT、安全审计等领域。

  • 产品迭代

Spectral 持续关注核心产品 Syntax 和 Nova 的功能迭代和优化,保持技术领先性。

机遇与挑战:Spectral 的代币 $SPEC 上线后 FDV 曾一度高达 15 亿美元,融资总额高达 3000 万美元,背靠 General Catalyst、Social Capital、Jump Capital、Circle Ventures、Franklin Templeton、Galaxy 等 Web2 和 Web3 头部 VC,是 Web3 AI Agent 赛道中最值得关注的项目之一。

Spectral 主要针对相对较小的“AI for Web3”市场,使用生成式 AI 技术和区块链,普及 Web3 的开发和许多功能性场景,为 Web3 dApp 提供可验证的模型推理能力,扩大了 Web3 应用层的场景。

然而,Spectral 目前已推出的三款 AI Agent 均面临较大的同质化竞争压力,Nova 网络中四大角色的运作范式都需要较强的运营维持和外部资源导入,启动增长飞轮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Autonolas/Olas

Autonolas 于 2022 年夏季推出,又名 Olas Network,是一个 Web3 AI Agent 生态系统,运作方式为在链下由单一 Agent 或多个 Agents 协同完成用户提出的任务,将输出传递到链上。同时,链下 Agent 的完成过程也会被记录在链上。

Olas Network 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构建的 AI Agent 都是由单独的运营商运行,可以从任何来源提取数据,在以太坊、Solana、Polygon 等不同链上进行操作,并可以执行机器学习等复杂处理。通过其 Multi-Agent 系统,Olas Network 允许用户同时使用多个 AI Agents 协作。通过激励机制,Olas Network 将 AI Agent 开发者、运营商、担保人串联起来,共同支持去中心化 AI Agent 生态系统的发展。

一文读透AI Agent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Olas Network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Web3 Native

作为曾经 Fetch.AI 的核心 multi-agent 开发团队,Olas 的技术能力已有验证。Olas Network 上的 AI Agent 可以在 Web3 环境中自主运行和交互。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效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DAO 基础设施完善

Olas Network 为 AI Agent 提供了构建和管理 DAO 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社区治理和运营。

  • 可组合性

Olas Network 具有高度的可组合性,允许开发者像搭建乐高积木一样将不同功能的 AI Agent 组件组合在一起,以构建复杂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这种可组合性是 Web3 胖协议 理念的体现,有助于加速创新和应用开发。

  • 跨链互操作性

Olas Network 支持跨链操作,这在多链并存的 Web3 生态中具有重要意义。跨链能力可以促进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价值流动和信息交互。

机遇与挑战:Autonolas 是 Web3 中最早提出希望实现 Multi-Agent 的项目之一,其代币 $OLAS 上线后 FDV 一度高达 40 亿美元,比肩 IO.net 和 Aethir 等头部 AI x Web3 项目,说明市场对于 Multi-agent 的叙事天花板认可度非常可观。

Autonolas 作为打通以太坊链上经济和链下 AI Agent 的先驱者,其“共有 AI”(co-owned AI)创想非常符合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对于 Web3 制衡 AI 中心化风险的思路。在需求挖掘上,作为 Fetch AI 原生团队的 OLAS Network 也 不可避免地从 Web3 现有未满足的需求场景出发,希望通过 AI 让 Web3 用户体验更佳,但也同样正面临的增长阻力。

MyShell

Myshell 是一个去中心化 AI Agent 消费者层,由于涵盖了大量开源闭源 AI 模型,因此创建者可以在此快速构建 AI Agent 应用程序并轻松捕获用户。

具体来说,MyShell 由模型层、开发者平台、AIpp 商店和激励网络四个核心模块组成,前三个模块包含了 AI Agent 的底层架构、创作者生产到最终用户消费的全过程,而激励网络则将前三者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

有趣的是,MyShell 也允许开发者货币化 AI Agent,但方式与 ICO 有所不同。在最新推出的 AIpp 商店板块中,开发者将自己的 AI Agent “封装”为 AIpp,然后进行预售和公售。在预售阶段,份额价格将按照 Bonding Curve 计算,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而攀升。当销售满 30 股或时间满三天后将结束预售并进入公售阶段,依然按照 Bonding Curve 进行交易。

一文读透AI Agent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开发者有权在预售阶段购买自己 AI Agent 的份额,并获得每笔交易 5% 作为手续费用。

MyShell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社区建设和参与

相比于其他项目,MyShell 更加重视社区建设,通过其徽章系统等机制来增强用户参与度和忠诚度。

  • 产品创新

MyShell 的产品开发方向更加倾向于当前的 Web3 玩法,尤其是最新推出的 AIpp 商店,有利于 Web3 用户的快速理解和采用。

机遇与挑战:MyShell 融资总规模超过 1600 万美元,是 Web3 AI Agent 赛道中社区活跃度最高、创作者经济最繁荣的项目之一。其类似 Pump.fun 的 AI 聊天机器人发射方式更贴近 Web3 用户习惯, 7 月结束的第一赛季已成功发射超过 130 个 AI bot,总交易量超过 120 万 USDT。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Myshell 还需要在产品矩阵和平台开放度方面进行重大升级,以面对聊天机器人赛道的激烈竞争,以及拥抱 Multi-Agent 这种新范式。

HajimeAI 

HajimeAI 是今年 2 季度展露头角的新兴“Web3 for AI”项目,是 Solana 上第一个提出 Solana 侧链结构的项目,旨在为 Solana L1提供更强的性能和更有潜力的使用场景(“L1的功能扩展层”),同时避免以太坊拓展模式造成的流动性分散。

HajimeAI 是 Solana 上第一个 Web3+AI Agent 平台,充当 Solana 的人工智能应用层。不仅解决了当前 AI Agent 面临的去中心化、货币化和推理能力瓶颈,以及多智体协作 Multi-Agent,还为 Solana 未来个性化的个人 AI Agent 以及蓬勃的 AI Agent 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文读透AI Agent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HajimeAI 由三个核心组件组成:

  • Hajime Benchmark DAO

Web3 首个 AI Agent 可用性排行榜,任何用户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最适用的去中心化 AI Agent。Hajime Benchmark DAO 成员通过关键维度对每个在 Hajime 中新发布的 AI Agent 进行评定,以此获得 AI Agent 分享的协议收入和 Hajime 代币奖励。

在早期阶段,HajimeAI 将帮助赋能 Solana Saga,通过空投的方式激励 Solana Saga 用户成为 Hajime Benchmark Dao 的初始成员。通过参与 AI Agent 的评选,在获得平台激励的同时,Solana OG 用户有机会加入到 Solana AI 生态的发展浪潮中。

  • Hajime Garden

经过 DAO 评定的 AI Agent 将被列入 Hajime Garden,这是 Hajime 生态的意图中心。基于 decentralized Multi-Agent Graph(deMAG)机制,Hajime Garden 可以将用户提出的任何意图分解为多个任务,交由专业的 AI Agents 进行处理。不论五步还是十步,不论是 Web2 知识还是 Web3 交互,提交的任何意图都将被完美执行。

Hajime Garden 的另一核心功能是 IAO,与 IDO 类似,旨在解决 AI Agent 在 Web2 中面临的货币化和中心化挑战。相比于传统融资,IAO 的流程更简单、更快捷,可以让 AI Agent 更快地获得所需资金。Web3 全球参与的特性也让 AI Agent 的 DAO 治理化变成现实。

  • Hajime AI Layer

专注于 AI 的 Solana L2 侧链,与 Solana 网络平行,实现“链下计算-链上验证”,仍受益于 Solana 的安全性和可验证。Hajime 生态所有 AI Agent 都基于 Hajime AI Layer 构建,并实现多代理协同工作。AI Agent 需要的推理计算、MAWG 的需求拆分能力都由 Hajime AI Layer 提供支持。

机遇与挑战:作为 Solana 全球黑客松获奖团队, 已证明了其在 Web3 x AI 领域的潜力。HajimeAI 构建了 Solana 首个 AI 侧链,成为 AI 执行的关键组件,满足 AI 计算需求。通过自主研发的 Muiti-Agent 工作流图谱 deMAG 和创新的 IAO 机制,加速链上可互操作 AI Agent 的发展,为 Solana AI 生态的民主化和大规模采用铺平了道路。

然而,HajimeAI 目前还未发布测试网和测试版产品,链上 AI Agent 能否实现对其互操作愿景的落地以及 HajimeAI 侧链性能能否支撑大规模 AI 应用还有待观察。但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推动 AI Agent 在 Solana 和 Web3 生态系统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值得期待。

Theoriq

Theoriq 旨在成为模块化、可组合的 AI Agent 基础层,增强 AI Agents 之间的通信和互操作方式,确保它们不仅相互连接,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主和强大。此外,通过基于代币的 DAO 治理,利益相关者可以对影响 Theoriq 网络发展的提案进行表决,确保网络按照社区的利益和价值观发展。

具体来说,Theoriq 生态系统由四种角色组成:AI Agent 开发者、AI 资源提供者、Agent 消费者和项目

Infinity Hub 是 Theoriq 的 AI Agent 开发和聚合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工具快速构建各类 AI Agent,并与算力、模型、数据等 AI 资源提供者建立联系。任何有需求的用户或项目可以在 Infinity Hub 用稳定币支持获取 AI Agent 的使用权。

一文读透AI Agent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无论是开发者、数据提供者还是用户,透明的算法机制都能确保奖励按照贡献的价值按比例分配,从而保持公平并激励有意义的参与。

Theoriq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可组合

Theoriq 正在开发一个可组合的 AI Agent 平台,允许用户将不同的 AI Agent 拼装在一起,创建更高级、更灵活的 AI 解决方案。

  • 激励机制

Theoriq 通过激励机制,推动了 AI Agent 的快速创新,为其成为模块化、可组合的 AI Agent 做铺垫。

  • 去中心化架构

Thoeriq 的 Infinity Hub 提供模型训练,推理,数据存储等服务,通过证明机制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抗审查,不可篡改和数据的隐私安全。

机遇与挑战:Theoriq 由 ChainML 团队孵化,是 ChainML 成为“去中心化的 OpenAI GPT Store”的重要一环。核心开发团队均来自加拿大和德国,技术背景深厚,拥有如 Teradata、Vector Institute 等大厂多年经验。过去两年中,Theoriq 和 ChainML 一共获得 10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机构包含 Hack VC,IOSG Ventures,Hashkey Capital,Alliance DAO, LongHash Ventures 等。

Theoriq 非常精准地抓住了 AI Agent 在发展中遇到的中心化垄断和对 Web3 赋能不足的痛点。AI agent 的最大推动者吴恩达教授、Vitalik Buterin、CZ 都有关注项目推特账号。与 Spectral 类似,Theoriq 也是一个服务于“AI for Web3”的项目,希望通过 Agentic Protocol 建立 Web3 使用 AI Agents 的调用和经济系统,增长飞轮也会受到平台上 Agent 质量和数量的约束。

GaiaNet

GaiaNet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基础设施,使每个人都能够创建和部署自己的 AI Agent,这些代理可以反映他们的风格、价值观、知识和专业知识。

通过 DAO 治理,GaiaNet 将 AI Agent 开发者、域名运营商、代币质押者和用户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形成域名运营商管理 AI Agent 开发者,代币质押者将代币质押在域名运营商上提供担保,最后用户择优在域名运营商中选择 AI Agent 使用代币付费使用的商业闭环。

一文读透AI Agent赛道:多智体网络的去中心化野望

值得一提的是,GaiaNet 网络中还有个角色是组件开发者,可以通过微调 NFT 形式的模型、知识库、插件等组件,从有调用需求的 AI Agent 开发者那里获得收益。

GaiaNet 在 Web3 + Agent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边缘计算

GaiaNet 正在建立一个由个人和企业控制的分布式边缘计算节点网络,用于托管具有专有领域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微调 AI 模型。这种方法提高了 AI 模型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 隐私保护

GaiaNet 的解决方案强调在提供 AI 能力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这符合 Web3 对用户数据主权的重视。

  • 专业知识整合

GaiaNet 允许个人和企业将的专有知识和技能整合到 AI Agent 中,这种知识的去中心化分享和应用是 Web3 精神的体现。

机遇与挑战:GaiaNet 以节点为基础的 AI Agent 创建、部署环境,以保护专家和用户的知识产权与数据隐私为出发点,抗衡中心化的 OpenAI GPT Store。GaiaNet 构建了一个全套的去中心化的 AI 推理使用场景,从前端聊天机器人使用场景、节点 AI 推理、微调模型提供者、知识库提供者、再到最底层的去中心化算力供给。GaiaNet 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宏大复杂的路线图全面产品化,如何开放面对 Web2 AI agent 和其他 Web3 AI 基础设施的可组合性。

结语

AI Agent 不仅代表了 AI 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更是 Web3 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 Multi-Agent 多智体协作的基础上,它们将共同打造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和去中心化的世界。

随着 HajimeAI、Spectral 等顶级 Web3 AI Agent 项目的不断涌现和发展,我们见证了 AI Agent 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它们在推动行业进步、优化用户体验、降低参与门槛和创新应用方面的潜力。不仅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也为整个 Web3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可能性。

一场 DeFi Summer 式的 Web3 AI Summer 正在到来,AI Agent 则为其赋予了无限可能,让我们拭目以待。

揭开 NEAR 未来之路:多头能够扭转局势吗?

作者:a大橘财经

NEAR 在关键的 3.5 美元支撑位附近徘徊,多头需要突破关键 EMA 才能避免进一步下跌至 2.6 美元。

揭开 NEAR 未来之路:多头能够扭转局势吗?

NEAR Protocol [NEAR]在 3 月初达到近两年高点后仍保持看跌势头。它持续在下行通道内移动,并不断失去重要的支撑位。

山寨币难以扭转这一趋势,让许多投资者怀疑是否即将出现复苏,或者是否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下跌。

在撰写本文时,NEAR 的交易价格为 3.663 美元,逐渐接近关键的 3.5 美元支撑区域,如果多头未能出现在此水平,可能引发更多抛售压力。

空头继续施加压力

揭开 NEAR 未来之路:多头能够扭转局势吗?

NEAR 的价格走势继续遵循下降通道的边界,这是看跌势头的经典指标。这种模式已将代币推向 6 个月低点,多头难以突破关键阻力位。

20 EMA(4.1 美元)和 50 EMA(4.47 美元)呈向下趋势,表明短期至中期情绪仍然坚定地有利于卖方。目前,一个主要障碍是 200 天 EMA(4.99 美元),它历史上一直充当动态阻力区。

如果 NEAR 失去对 3.5 美元支撑位的控制,空头可能很容易将价格推向 2.6 美元大关,这是一个关键支撑位,可能引发进一步抛售。

此外,MACD 柱状图最近跌破零线,表明抛售压力激增。MACD 和信号线之间的近期看跌交叉再次证实了看跌优势。

信号线上方的决定性交叉可能会缓解多头的担忧,但他们需要增加购买量来确认。与此同时,动量震荡指标 (AO) 也显示出负动量,进一步证明空头目前处于控制地位。

衍生品数据显示

揭开 NEAR 未来之路:多头能够扭转局势吗?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衍生品数据强化了看跌情绪。NEAR 交易量增长 8.96%,总额达 2.7762 亿美元,而未平仓合约下降 5.26%,至 1.2094 亿美元。

未平仓合约的下降表明交易员正在平仓,预示看跌趋势可能延续。币安的多头/空头比率为 2.202,更多交易者青睐多头仓位。

然而,这种不平衡并不一定预示着看涨势头,因为如果关键支撑位被突破,多头交易者可能会陷入熊市。

鉴于下行通道和看跌 EMA 位置,NEAR 的多头将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跌破 3.5 美元可能会打开进一步下跌的闸门,2.6 美元将成为下一个关键支撑位。

另一方面,如果更广泛的市场条件改善,突破下行通道上边界的模式可能为重新测试 6.2 美元的阻力位铺平道路。

在此之前,NEAR 的短期前景仍然黯淡。交易者应密切关注比特币的走势,因为它可能会显著影响 NEAR 的走势。

简单来说

目前,NEAR 最近跌破 20、50 和 200 天 EMA,显示出强劲的抛售压力。衍生品数据显示市场情绪好坏参半,卖家略占优势。市场近期波动较大,短期内技术指标与市场情绪等支持看跌前景,尽管非农数据利好但依旧在跌,回首上一个降息周期,比特币在降息前提前完成了涨幅,在降息前一个月开始暴跌并整体下行。直至 2020 年 3 月无限 QE 后流动性彻底释放,才迎来了 2020-2021 的牛市。我认为,后续的流动性改善情况尚不可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苟住,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我相信距离黎明不远了。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作者:Tina;来源:世链

以太坊基金会最近再次抛售了 ETH,这加剧了 ETH 价格的下跌。那么,以太坊基金会的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的未来又如何呢?

一、ETH 价格表现

在本轮牛市中,BTC 已经突破了上一轮牛市的历史新高,但是 ETH 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到目前为止还未突破历史新高。

ETH 历史最高价格出现在 2021年11月,在 4800 美元左右,而在本轮牛市中,ETH 最高价格出现在今年3月份,也仅有 4000 美元左右。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目前 ETH 价格在 2400 美元附近,距离3月份时的高点已下跌了 40%,和其它山寨币动不动就 70% 的跌幅相比,ETH 40% 的跌幅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是,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的开创者,作为第二大加密货币,市场对其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对于这样的价格表现,尤其是和 BTC 相比有着如此大的落差,ETH 的表现远低于大家的心理预期,持有者当然是难以接受的。

二、以太坊基金会持续抛售

2024年,以太坊基金会最少有 6 次抛售 ETH 的行为,在8月24日,基金会抛售了高达 3.5万枚 ETH。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从以上几次抛售记录来看,在以太坊基金会出售 ETH 后,ETH 基本上都出现了下跌,或者说多次都卖到了阶段性的价格高点,有人讽刺以太坊基金会很会卖币。

以太坊基金会 (Ethereum Foundation ,简称 EF) 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支持以太坊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它的活动主要围绕为以太坊社区内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和非资金支持。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所以,以太坊基金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花钱的组织,抛售 ETH 用于支持以太坊生态的发展,其实也是正常的,未来肯定还会抛售ETH,为了利益最大化,当然是 ETH 出售价格越高越好。

但对于 ETH 持有者来说,基金会的抛售行为就会被解读为项目方不看好 ETH,动摇了持币者的信心,抛售行为进一步刺激了 ETH 的下跌,在 ETH 价格跌跌不休的情况下,基金会的抛售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于基金会持续出售 ETH,一些 ETH 持有者甚至开始担心,基金会这样持续抛售,资金还能持续多久呢?一旦基金会把 ETH 都卖完了,拿什么来支持以太坊生态的发展?

9月5日,以太坊基金会核心研究员 Justin Drake 回复说,以太坊基金会目前一年的预算大约为1亿美元,以当前价格来算,基金会钱包中还有 6.5亿美元的 ETH,粗略地估计,以太坊基金会的资金储备可覆盖10年预算。

三、现货以太坊 ETF 持续净流出

在7月2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了9只现货以太坊ETF的申请,这标志着数字资产进入美国主流金融市场的重要一步,首日交易量超过10亿美元。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在美国 SEC 批准比特币现货 ETF 之后,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了两个月,最终在3月中旬达到了7.3万美元的历史高点。

鉴于此,许多以太坊持有者也满怀期待,认为现货以太坊 ETF 的获批将重演比特币现货 ETF 的辉煌,引领 ETH 价格再创新高。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然而,尽管现货以太坊 ETF 的批准被视为史诗级利好,但是 ETH 价格并未如预期上涨,ETH 持续净流出,价格持续下跌。

当然了,客观来说也不能全怪 ETH,整个加密市场最近几个月都是下跌行情,ETH 也是很难能稳住的。

四、以太坊创新不足

ETH 价格表现差,也与以太坊在这一轮牛市中缺乏强有力的创新有关,导致市场对以太坊的未来信心不足。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在以往的两次牛市中,以太坊无疑扮演了引领者的核心角色。

以 1CO(首次代币发行)牛市为例,以太坊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元,任何人或项目方都可以在以太坊上轻松发行加密货币并且创建去中心化应用 DApp,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促进了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

进入新一轮的 DeFi 牛市,以太坊再次成为引领潮流的先锋。

DeFi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金融行业的格局,通过智能合约技术,DeFi 平台能为用户提供无需中介、透明度高、操作便捷的金融服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金融科技的便利。

在 DeFi 牛市中,诞生了 Uniswap、AAVE、Compound、Synthetix 等经典 DeFi 平台,它们都已成为加密行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

但是在这一轮加密牛市中,以太坊缺乏与 ICO 和 DeFi 相抗衡的行业创新,未来发展也不明确。正如 Zhu Su 所说,以太坊基金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前无法为生态系统提供连贯的路线图和有效的领导。

五、交易量被 Solana 以及 Layer2 分流

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的开创者,也是公链的引领者,但和其它公链相比,以太坊上的交易 gas 费用、以及交易确认速度,却并不占优势,这也给了其他公链崛起的机会。

例如在公链生态,Solana 无论是交易确认速度还是 gas 费用,都远优于以太坊,导致许多 DePIN、AI 类项目选择在 Solana 公链上创建。

除了 Solana 等 Layer1 公链分流了以太坊主网交易量外,Layer2 也同样分走了部分以太坊主网上的交易量,导致以太坊主网交易量持续萎靡,gas 费用也常常下降到 1Gwei以下。

以太坊现货 ETF 持续净流出,以太坊基金会抛售,生态缺乏创新,以及后续没有明确的发展路线图等,导致市场对以太坊的未来充满担忧,ETH 价格也一直上不去。

总之,目前市场上看衰 ETH 的比较多,除了以太坊生态本身存在的问题外,也受当下加密市场总体行情的影响,除了比特币之外,大多山寨币的幅度都远超过了 ETH,只是市场给了 ETH 过高的期待。

以太坊基金会再次砸盘 ETH:基金会资金还能维持多久?以太坊还有未来吗?

另外,以太坊生态也还是值得期待的,例如 Pectra 升级是以太坊的下一个重大里程碑,预计将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推出,它将合并 Prague(执行层)和 Electra(共识层)更新,很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就会开始炒作 Pectra 升级。

关于分型比特币的理解|疑问解答

作者:道说区块链

1. 以太坊有没有安全的理财渠道?

在现在的加密生态中,我觉得如果要说安全的理财渠道要么就是把ETH借给借贷应用(比如AAVE、Compound),要么就是送去参加以太坊的质押。不过这两者的收益都不怎么高。

我觉得在现在的加密生态,我们主要赚取的还是资产的价差。相比而言,这个收益不那么重要。

所以,我大部分ETH主要还是放在冷钱包。

2. 关于分型比特币

如果我的理解没有很大的误差,我觉得分型比特币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点类似于侧链,并且在安全性上和其它的比特币第二层扩展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它解决的还是老问题:对比特币性能的扩展。

但我觉得现在已有的诸多比特币扩展方案中虽然各自都有可被诟病的问题,但在性能扩展上已经可以满足当下的应用了。

打个不太合适的比喻:用最笨的办法开发一个以太坊虚拟机挂钩在比特币主网上(实际上不少现有的流行的方案就是这么干的),这种架构足以满足当下应用对比特币性能的需求。

但这又能怎么样?

它还是没有解决比特币生态当下最主要的矛盾:应用的缺乏。

这就好比现在我们缺的不是高速公路而是缺在公路上跑的汽车,但现在的生态还在想方设法建设更高级、更安全的高速公路。

3. ZK币项目方的合作能力

如果这里的ZK币指的是zkSync,那我觉得目前看来这个项目方似乎口碑很一般。

它上次的空投在社区引起的负面反馈不小。而且空投过后,它的TVL几乎直线下降。由此看来项目方的合作能力比较一般。

目前看来,以太坊第二层扩展几个项目中表现最好的就只有Arb、OP和Base。

关于分型比特币的理解|疑问解答

4. 如果以太坊及其二层扩展的性能再持续提升,达到某个临界值后,原有的某些应用场景说不定可以有质的飞跃。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这种事在互联网领域就发生过。

在读过往互联网发展史时,我曾经读到在2000年左右的美国,就有创业团队提出过各种网上商店和网上营销,但那些实践在当时都失败了。

直到若干年后当淘宝大兴其道,我们才在中国的电商领域看到曾经美国那些想象中的模式由无数中小商家实现了。

回过头来看当下以太坊应用生态的萎靡,我觉得或许最好的办法还真的就是等待和观察。说不定今天我们看上去最不起眼的一些小应用、小发明就是未来大颠覆、大创新的萌芽。

5. 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关于办理洗钱…的解释》,将通过“虚拟资产”交易列为洗钱方式之一。

其实利用虚拟资产洗钱不论当今还是过往乃至未来都肯定是违法的,这一点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例外。

但是在不同的国家,法律的解释和执行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具体到我们国家,我其实一直都说过我们在国内就要遵守国内的法律,如果在香港就遵守香港的法律。

上一次推特交流,我专门回复过一位读者问有没有必要在香港开银行卡的问题。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用合法的方式来处理加密资产。

探寻OP_CAT的前生今世,比特币扩容时代将至?

原文作者:Biteye 核心贡献者 Wilson Lee

原文编辑:Biteye 核心贡献者 Crush

一、导读

比特币无法实现通用计算是人尽皆知的局限,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大量古早公链致力于突破该局限,为区块链带来通用计算,比特币则稳坐“数字黄金”的位置。

在铭文、符文等比特币新资产爆火后,市场认识到了为“数字黄金”扩容的巨大潜力,各式各样的比特币扩容方案争相登场,形成了一片繁荣的局面,其中备受瞩目的莫过于 OP_CAT 回归的方案。

在引入 OP_CAT 的条件下,STARK 技术将能够助力比特币实现零知识证明的验证,从而为比特币引入真正的通用计算能力。

在今年 7 月,StarkWare 发起了 100 万美金的 OP_CAT 研究基金,旨在推动有关在比特币上激活 OP_CAT 的利弊的研究。不难看见,StarkWare 在比特币 OP_CAT 时代有巨大的潜力展现其实力。

二、OP_CAT 的前生今世

OP_CAT 的离开

OP_CAT 是比特币脚本中的一个操作码,其功能是将堆栈中的两个元素连接成一个。这在构建复杂的交易脚本时非常有用,能够提高脚本的灵活性。

比特币脚本是一种基于堆栈的编程语言,操作码(OpCode)是其底层的基本指令。比特币脚本通过这些操作码来执行条件判断、签名验证等功能,但计算能力相对有限。

以太坊通过引入虚拟机(EVM),赋予了区块链更强大的计算能力。EVM 允许开发者编写任意复杂的智能合约。EVM 同样要靠操作码对计算机发布基础指令,类似于比特币的操作码,但功能更为广泛。

核心在于比特币的操作码主要用于验证交易的有效性,而以太坊的操作码则用于执行更复杂的逻辑。这种区别使得以太坊能够实现通用计算,而比特币的计算能力则相对有限。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决定了计算资源非常宝贵,因此需要防止恶意攻击(如 DDOS)来过渡消耗资源。以太坊通过 gas limit 来控制每笔交易的计算资源消耗,gas 消耗完毕,交易即停止执行,防止整个以太坊网络陷入一笔交易的无休止计算。

OP_CAT 能够通过连接堆栈元素,为单笔计算引入更多的逻辑,这赋予了比特币脚本一定的灵活性,但同样也面对着 DDOS 的风险。

中本聪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于 2010 年删除了 OP_CAT 操作码,以减少攻击面,这也使得比特币丧失了一定的脚本灵活性,尤其是在需要拼接数据时。

OP_CAT 的回归之路:扩容与争议

随着比特币网络的扩展和更多功能需求的出现,社区开始重新审视 OP_CAT,认为它可能在扩容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重新引入 OP_CAT 的讨论不断加热,尤其是在其与比特币扩展和智能合约的潜在联系上。同时,随着 Taproot 等比特币协议的更新,安全性和内存使用等方面的顾虑逐步得到解决,重新启用 OP_CAT 的呼声开始上升。

2023 年 10 月,由开发者 Ethan Heilman 和 Armin Sabouri 提出的 OP_CAT 提案得到了广泛关注。

该提案旨在通过软分叉恢复 OP_CAT 操作码,这将大幅提高比特币脚本的功能性,特别是在 Tapscript(比特币 Taproot 交易脚本语言)中实现复杂的合约功能。

随着铭文和符文的爆火,围绕 OP_CAT 的讨论在今年变得更加正式。在社区的推动下,OP_CAT 提案正式获得了 BIP-420 (BIP 为比特币改进提案)的编号。

该编号后来更改为 BIP-347 。BIP-347 的主要目的是引入更复杂的条件(即“协定”),从而允许更复杂的智能合约、跨链桥、和链上交易。协定的实现将能够在比特币中引入如“保险库”式交易、可逆支付、定期支付、复杂的金融工具(如托管和债券)等功能。

OP_CAT 能够带来潜在的好处,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实施这一改进可能会增加比特币的复杂性,带来安全性和网络分叉的风险。此外,部分社区成员担忧新功能可能影响比特币的简单性和普及性。

因此,OP_CAT 的回归的影响还需要持续的讨论和探索。

三、为什么是 STARK

STARK 是 StarkWare 开发的零知识证明系统。与为人熟知的 SNARK 类似,STARK 也是通过将复杂程序的执行过程转化为易于验证的零知识证明来实现扩容。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压缩大量交易的计算量,并快速验证其正确性。

零知识证明的基本思想

零知识证明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将复杂计算的结果转换成一个简单的、可以快速验证的“命题”,而验证者不需要重新执行计算过程即可确认结果的正确性。

例如,假设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需要几秒钟甚至几分钟才能完成,验证者想要验证计算的结果性,最直接的方式是再用几秒钟甚至几分钟来重复一遍运算。但如果将整个计算过程转换成零知识证明,则可以让验证过程变成毫秒级别。

STARK 与 SNARK 的技术差异

STARK 和 SNARK 的关键区别在于它们所使用的数学基础,即使用什么样的数学方式进行零知识证明的计算和验证。

SNARK 主要依赖于椭圆曲线配对运算。这种运算方式虽然能够实现简洁的零知识证明,但它并不涉及哈希运算。此外,SNARK 的运算依赖于椭圆曲线的性质,这使得它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受到限制。

与 SNARK 不同,STARK 则完全依赖于哈希函数和多项式承诺作为其核心运算。哈希函数是一种在比特币等区块链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密码学工具,它通过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映射为固定长度的输出,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和强大的安全性。

适配性:STARK 与比特币

由于比特币系统本身就是围绕哈希计算构建的,这使得 STARK 的运算方式与比特币的原生运算方式高度契合。

STARK 的哈希运算能更直接地与比特币现有的哈希计算逻辑相结合。这种适配性意味着 STARK 能够在比特币网络上更加高效地实现零知识证明,而无需对比特币现有的运算机制进行重大修改。

为何 OP_CAT 是前提?

OP_CAT 的作用在于连接堆栈中的元素,这对于构建复杂的零知识证明验证脚本至关重要。通过 OP_CAT,比特币脚本能够更灵活地处理多个数据段的组合,从而在验证过程中支持更加复杂的逻辑结构。这使得 STARK 的引入成为可能,因为 OP_CAT 提供了必要的脚本能力来实现 STARK 证明的验证。

具体而言,OP_CAT 的引入可以让比特币支持 STARK 证明所需的复杂数据操作,如拼接、验证和迭代运算。这些操作在零知识证明的生成和验证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通过 OP_CAT,比特币可以在不引入图灵完备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效的验证和安全性,从而实现 STARK 在比特币网络上的应用。

四、总结与展望

比特币的扩容作为行业的新晋主线,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条赛道上,StarkWare 凭借其在零知识证明和扩容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

然而,STARK 的成功应用仍然依赖于 OP_CAT 等功能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各类技术团队在这一领域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共同推动比特币生态系统的演进。

展望未来,随着 OP_CAT 的引入,StarkWare 有望在这个新时代绽放异彩,进一步巩固其在区块链扩容的领先地位。我们看好 StarkWare 在推动比特币扩容和提升网络效能方面的潜力,并期待他们为区块链技术带来更多的突破与创新。

风险提示:以上仅做信息分享,非投资建议,请读者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

入局Web3 索尼为何不直接选比特币?

一直以来,很多传统机构巨头尝试入局加密、Web3都是先谨慎地购买一些比特币现货ETF,然后对外宣称自己布局了加密、web3世界,而索尼并没有按这个惯例直接选择比特币,而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自己成立子公司悄悄布局起了Web3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
如果说配置ETF或者直接持有BTC很好理解,毕竟投机成分更多一些,但索尼则是选择直接下场参与Web3建设,算是开了一个先例,或许电子巨头索尼早已对Web3未来认真做好了规划,已经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

索尼区快链 Soneium

近日,索尼集团旗下 Sony Block Solutions Labs 开发的以太坊 Layer2  Soneium 区块链宣布上线测试网 Minato 并推出开发者孵化计划 Soneium Spark。与Base区块链一样,Soneium 使用Optimism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 OP Stack构建,索尼将它定位为一个通用的区块链平台,旨在唤起情感共鸣,赋予创造力,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并推动主流采用。

入局Web3 索尼为何不直接选比特币?

Sony Block Solutions Labs 由索尼集团和 Startale Labs 创立,总部位于新加坡的Web3公司 Startale Labs 已经获得Sony Network 和 Samsung Next Ventures、UVM Signum Blockchain Fund 的种子轮投资。简而言之,与很多传统机构只买ETF、持股入局Web3的方式不同, Soneium 项目 (最初命名为 Sony Chain)就是索尼集团亲自下场入局Web3的“亲儿子”。
9月1日,Startale Labs CEO 在 X 上透露, Soneium 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民创作平台,让每个人都成为创作者,不受地域和职业限制。目前,Soneium 正在开发多个创意 IP 用例,旨在通过社区力量推动项目进入主流市场。该平台将为个人和社区提供协作创作的机会,以情感共鸣为核心,激发用户创造力。
Soneium 区块链的官方博客文章引用了 Sony Block Solutions Labs 董事长 Jun Watanabe 的话:“我们认为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综合 Web3 解决方案对索尼集团来说非常重要,该公司已经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业务,作为其‘通过创造力和技术的力量让世界充满情感’目标的一部分。我们将努力创造多样化的业务和新的用例,旨在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提供只有通过 Web3 技术才能享受的客户价值,让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总监 Sota Watanabe 则表示:““我们相信,Sony Group 与 Startale 合作推出以太坊 Layer2 是整个行业的关键时刻。由于缺乏一般用户接触点和他们的反馈,Web3 行业一直在为自己制作产品。索尼集团在多个行业拥有强大的分销渠道,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拥有现有用户。通过 Soneium,我们将制作人们想要的东西,并在 web3 之外成为主流。
从Soneium官方所披露的信息看,索尼看准了当前Web3行业里很多基础设施和应用仅仅面向“圈内”人群,这也是Web3行业和加密市场目前的主要困局之一。索尼的目的是打造一个面向Web3基础设施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应用,而不仅仅是“炒Token”,结合自身业务和资源优势,把Web3的好处带给更广阔的Web2主流互联网用户。
据悉,Soneium 区块链的大部分特性和其他以太坊Layer2一样,EVM兼容、高速、用户可以无需支付Gas费。这样可以在融入以太坊大生态的同时,为开发者创建API和工具用于创建主流用户熟悉的直观、用户友好的应用程序,从而降低区块链技术的进入门槛,创建一个将 Web3 技术带给日常用户的生态系统。
按理说,Web3基础设施通常由加密原生创业团队推出,因为加密原生团队更加了解加密用户,但索尼的入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目前,市值一千多亿美金的索尼集团旗下拥有电子设备、游戏娱乐服务、影视、音乐、金融等业务,其产品和服务、品牌知名度遍布全球。其中,索尼更是游戏产业龙头,根据索尼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截至2024年6月底 PS5总销量已超过6170万台,PlayStation游戏平台的月活跃用户数也从去年同期的1.08亿增长到了1.16亿。
游戏是Web3最具落地采用潜力的赛道之一,索尼旗下的游戏平台坐拥大量用户、创造者和开发者,相对于“白手起家”的加密原生创业团队来说,Soneium 背靠索尼的优势不言而喻。按索尼的体量和品牌号召力,完全有能力打造满足其用户的Web3真实用例,这对Web3行业来说是绝对的利好。

索尼交易平台 S.BLOX Corporation 与超级Token

2024年3月,索尼集团旗下的S.BLOX Corporation正式宣布,将推出其全新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一计划标志着索尼在Web3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入局Web3 索尼为何不直接选比特币?

S.BLOX Corporation是索尼在2023年收购的Amber Japan的全新名字。Amber Japan原为日本一家CEX DeCurret的子公司,2022年被新加坡Amber Group收购。去年8月,索尼全资子公司Quetta Web Ltd.接手了该平台,并决定将其重新品牌化为S.BLOX。这一转变不仅仅是更换名称,还包括对用户界面的全面改造,并推出更易用的移动应用程序。
索尼希望通过S.BLOX,将其在Web3领域的经验与技术应用到加密货币交易中。S.BLOX的推出将与索尼其他业务紧密结合,预示着公司在数字资产领域的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在过去一年还积极扩展其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布局。不久前,索尼还申请了一项关于“超级Token”(super-fungible tokens)的专利。这种Token将允许玩家在不同的游戏中使用和交换游戏资产,可能会对游戏界产生深远影响。
在游戏社区,向玩家赠送游戏内物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像《堡垒之夜》、《我的世界》等游戏提供这类功能。索尼正在着手开发的这种“超级Token”,以类似的方式用于交换。这个被称为“超级Token”的专利旨在容纳多种不可替代Token,这些Token与各种类型的游戏资产相关联。
索尼的这一专利展示了其在游戏资产和数字货币交互方面的创新思路,通过来自Web3技术的赋能,为索尼自身游戏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的同时,也为旗下游戏平台用户和创作者们带来了更多的选项。

小结

电子科技行业日新月异,索尼作为一一个毅力数十年不倒的知名品牌企业,其超强生命力来自其对产品需求的精准定位和不断的创新,不断调整自身业务,从而避免了像诺基亚、柯达一样一蹶不振,而这一次,它似乎又看到了Web3的潜力……
一个Layer2、一个交易平台,都是Web3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蛋糕最大的两个赛道,索尼的Web3战略正在一步一步推进中,索尼的精准卡位,毋庸置疑这一手布局必然是对Web3和加密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了解的结果。
传统电子巨头索尼过去打造出很多风靡世界的产品,或许未来能基于自己对游戏影音等娱乐产业的独到理解,给Web3带来丰富的实际应用的同时,也将通过自身品牌号召力等强大的资源与广泛的合作,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基础设施生态平台。

Kay Capital:谈谈对比特币和稳定币的信仰

作者:Kay Capital;来源:推特@keyahayek

来这个圈子的绝大多数人初心都是赚快钱,谈「信仰」挺虚的,但我其实是有信仰的,这篇随便聊聊对比特币 / Stablecoin 的信仰。

关于比特币信仰的解读,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盲人摸象。因为事关人生阅历,侧重点不同。

我在 818 禁赌令之前去过柬埔寨,彼时那里的房产和土地市场因为畸形的网络博彩/电诈业的兴旺,一片火热。去了金边、波贝、木牌,当然还有后来臭名昭著的西港,到处都是中国投资客和建筑承包商,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美国的 1920 年代。

大家都在畅想这里是下一个澳门,下一个深圳,人在那种畸形、粗野又充满生机的环境里还是很希望参与进去的,当然好在没有参与进去。

这一切在柬埔寨禁赌令以后轰然坍塌,那是后话。

你以为我说要说大哥们在园区里的种种都市传说吗?不是的,再者我一个考察客小卡拉米,也根本进不去。

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国家的货币和银行体系。

这里通用的是美金,刀乐,US 刀乐,本地货币柬埔寨瑞尔跟废纸一样,你拿来付 tutu 车费用,司机都会瞪你一眼。

这里的银行开户毫无合规、风控可言,是个人就能开户,并且听说每天走几十上百万美金,除了转账甚至包括现金存取款,甚至不需要任何合规文件。

在中国大陆生活的朋友可能不太明白,而境外华人应该知道在其他任何 SWIFT 体系内的银行,这有多难。

类似的彻底放弃本地货币的还有阿根廷、厄瓜多尔等等。

这里的地下美元体系是多么庞大的规模呢?柬埔寨的数据我不太清楚,按 Tax Justice Network 的数据,全球约有 8-10 万亿美元的资产隐藏在离岸金融中心,包括香港、开曼群岛等等。

其实这才是比特币的真正上限,最后承接的是一部分的离岸/地下美元体系 SOV (Store of Value) 的份额。

离岸银行依然可能冻结资产,也有可能因为合规脱离 SWIFT 体系/被黑标,如果你向开曼/直布罗陀汇过款,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

比特币除了波动性以外,对于隐匿富豪,比如灰产大哥/军阀,是绝佳的选择,而且根本不存在资金流转的问题。

因为 PoW 的存在,理论上大哥们可以依然把财富换成算力去挖新币,而新币找不出任何来源(所以美国有合规挖矿指导,矿池也有更为严格的 KYC)。

和 MEME 币一样,MEME 币没有估值体系,涨就是涨的理由,越涨流动性越好。比特币越涨流动性越好,波动性也会相对的降低,SOV 的容量也越大。

但这个需求其实被稳定币分流了一些,因为 USDT / USDC 就是一个比柬埔寨银行更狂野的存在,尽管根上这两家都可以冻结用户地址上的稳定币资产。

这改变了比特币基本面吗?这就好像是公司竞争,叫 Bitcoin 和 Stablecoin 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同,因为竞争是差异化的,Stablecoin 依然还有合规的掣肘,于是谁也不能杀死谁,只是份额 per cent 的变化。

但 Bitcoin + Stablecoin 会取代传统离岸金融中心的美元业务吗?这倒是有一些可能的,因为地下美元体系这点上的竞争是同质化的。当年轻的富豪取代年纪垂垂老矣的富豪,就会出现传统离岸金融中心市场份额每年一点点的流向 Bitcoin + Stablecoin 的体系。

注意这里说的是传统离岸金融中心的美元业务,还有很多其他业务是暂时不可取代的,比如主体设立、资本利得税优惠、信托等等。

最终可能出现一个全面拥抱数字的离岸自由港,比如港府,显然是知道自己挣的归根结底是什么钱的,拥抱的也算努力,只是……

曾经,鄙人以为区块链最精妙的用例就是 DAI / LUSD,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创造了不被监管的地下美元信用,尽管上限受到 ETH 市值 / 流动性的掣肘,但这价值太大了,用米莱的话说,自由的价值有多大?

现在 Maker 升级成什么狗屁 Sky,加上了地址黑名单,禁止了 VPN 访问,这是团队洗白上岸功成身退以后,对加密精神的背叛。

那个 DeFi 热潮的时间点,仍然是 PoW 的 ETH 其实是有转向 SoV 定位的机会的,只是现在说这些都是历史虚无主义了。

ETH 还是一条公链,正如 SOL 是条公链,公链是有收入的,有了收入就有了估值体系,算得清的账就不再是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市梦率。

至于对 Shitcoin 的「信仰」,日后再另外写,那完全是另一个体系了,其实也写过——「更好的灰色证券化」。

用吴忌寒在 2012 年的一段话收尾吧,人品由世人评说,在那个时间点写出这样妙的文字,毫无疑问他是个聪明绝顶又有 vision 的人,vision is a state of mind, not a function of eye:

比特币,将一个虚拟的离岸自由金融环境无缝嵌入到了全世界。

Bitcoin network就是网络空间的香港、BVI和澳门。 现在买入比特币,就相当于在香港半山有了一栋楼。

不要光看到现在山上除了树以外什么都没有,而要看到未来山脚下那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

随意开设储蓄账户、储户身份容易保密、交易费用低、无人征税、贸易自由、赌博自由、严格的货币纪律。

欢迎来到比特币网络,这里是互联网上的金融自由港、免税贸易区和无政府主义天堂。

比特币价格可能在跌至 45,450 美元后触底

当前价格比历史高点低了约 22% 左右,分析师预测比特币仍将保持下行走势,并可能在 45,450 至 50,000 美元区间触底。

过去一周时间内,比特币跌幅超过 3%,现报价为 56,784 美元.这一价格已抹去了自 8 月 5 日 49,500 美元低点以来的大部分涨幅。过去 90 天内,比特币累计下跌了 20%,每日交易量较同期下降了 32%。多项指标表明,比特币可能会出现更深层次的回调,因此从当前水平快速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分析师预测比特币可能会跌至 50,000 美元

10x Research 分析师表示,受近期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其未来可能依然持续下行走势,并可能跌至 50,000 美元的低位。10x Research 分析师 Markus Thielen 展示了一张图表,表明近期比特币的调整导致其跌破不对称三角形的上升趋势线。这一跌幅表明比特币价格可能会重新测试 8 月 5 日低于 50,000 美元的价格低点。

MN Capital 创始人 Michael Van de Poppe 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表示比特币价格跌破 8 月 15 日 56,000 美元的低点,可以更好的捕捉该水平以下的需求方流动性。但其预期的反弹趋势并未出现,这进一步增加了比特币跌向 53,000 美元甚至 49,000 美元的可能性,可能比特币价格跌至次位置之后才有可能重新反弹。因此,分析师预测比特币价格可能会跌至 51,000 美元,这一水平是上述猜测的平均值,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支撑位。

比特币价格已跌破 58,000 美元的关键支撑位

9 月 4 日,比特币价格跌至三周内的价格低点 55,555 美元,导致该代币再次跌破 200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著名交易员 Skew 观察到,这种价格走势导致比特币 58,000 美元附近的买盘增加,表明该价格点位可能在短期内会对比特币多头构成强大阻力。截至目前,比特币 200 日均线为 59,533 美元,仍高于当前的现货价格。

200 日均线通常是牛市期间的关键支撑线,跌破200 日均线将使比特币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链上数据聚合器 IntoTheBlock 的数据显示,比特币很可能依然保持下行走势。根据价内价外(IOMAP)图表,比特币在上行方向面临巨大阻力,其直接阻力区在 57,928 美元至 59,668 美元之间,此前约有 198 万个地址购买了 929,367 枚 BTC,这表明比特币的上行潜力十分有限,更可能出现深层次修正。

熊市旗形形态显示比特币可能下跌至 45,450 美元

从技术角度来看,比特币近期的价格走势形成了熊市旗形形态。这种形态通常出现在急剧下跌之后,然后在一个上行倾斜区间内盘整。当价格跌破较低趋势线时,熊市旗形形态通常会消失,但代币的价格走势可能会跌至前一个下行趋势高度的距离,也就是说,比特币价格可能会跌至 45,450 美元。此外,当前比特币的日相对强弱指数(RSI)为 44,表明存在负面势头。这预示着市场条件仍然有利于下跌,并增加了比特币跌向 45,450 美元目标的可能性。

XEX市场观察报告:亚洲股市下跌,比特币跌破56,000美元

XEX市场观察报告:亚洲股市下跌,比特币跌破56,000美元

纳斯达克 100 指数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追踪的美国股市周二一度下跌 3.5% ,拉开了历史性看跌 9 月的序幕。

  • BTC 一度跌至 55, 500 美元,为 8 月 8 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扭转了过去一个月的几乎所有涨幅。

  •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ISM) 8 月份制造业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较 7 月份有所反弹,但仍低于 50 的门槛。

在美国和亚洲股市大幅下跌、一些主要股票下跌近 10% 之后,比特币(BTC) 周三亚洲早盘跌至 8 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BTC 一度跌至 55, 500 美元,为 8 月 8 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几乎扭转了过去一个月的所有涨幅。主要代币 solana 的 SOL 和以太币(ETH)下跌超过 7% ,领跌。

纳斯达克 100 指数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追踪的美国股市一度下跌 3.5% ,拉开了历史性看跌的 9 月序幕,疲软的制造业数据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经济放缓的担忧。这一走势蔓延至亚洲市场,日本日经指数在开盘后数小时内下跌逾 4% ,加剧了上个月日元套利交易平仓带来的震荡。

美联储降息后比特币或下跌 20% ,但 9 月份疲软带来买入机会

由于数月来价格走势低迷,加密货币投资者原本期待美联储 9 月份降息,以推动牛市走势,但不断升级的经济衰退担忧可能带来更深层次的回调。

如果宽松周期与经济衰退同时发生,比特币(BTC) 可能会在 9 月降息后下跌 15% -20% 。这意味着比特币价格将在 40, 000-50, 000 美元左右触底。

“通常,降息被视为风险资产的利好催化剂。降息 25 个基点可能标志着标准降息周期的开始,随着经济衰退担忧的缓解,这可能导致比特币价格长期上涨。此举将表明美联储对经济韧性的信心,从而降低经济严重衰退的可能性。”

XEX市场观察报告:亚洲股市下跌,比特币跌破56,000美元

九月之后更加光明

加密货币分析公司 K33 Research 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一个月的所有悲观情绪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诱人的买入机会,因为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会更加有利。

K33 高级研究分析师 Vetle Lunde 表示:“从历史上看,在 9 月份购买血液来为第四季度积累曝光度一直是最佳的现货策略。”

从历史上看, 10 月到 4 月是比特币表现最强劲的时期。Lunde 表示:“如果投资者选择在 10 月开盘时买入,在 4 月收盘时卖出,那么自 2019 年以来,其回报率将达到 1, 449% ,而如果交易者选择相反的策略,那么其净回报率将为负。”

报告补充称,还有一些积极的催化剂有望推动年底业绩强劲增长。

来自各个政府机构和 Mt. Gox 的巨大抛售压力已基本减弱,而约 145 亿美元的资金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重新分配给 FTX 债权人,多头希望其中一部分资金能够重新投资于加密货币市场。

关于 X Exchange

X Exchange 是全球首家 Web2.5 智能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在 X Exchange,我们致力于通过智能化技术和 Web2.5 ,为用户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的数字资产交易体验。

X 学院涵盖区块链项目交易前的基础操作和注意事项,我们满足区块链初学者、爱好者、实践者、投资者和任何类型读者的需求。内容类型包括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介绍、入门级学习文章、购买操作流程、如何辨别优劣项目、现货合约基础知识、智能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