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作者:WOO Network

背景

8 月 25 日,TelegramCEO Pavel Durov 在巴黎北部的勒布尔热机场降落后被法国警方逮捕,被指控对 Telegram 没有进行管控,放任恐怖主义、洗钱和贩毒等不法行为在其中扩散,最重恐关 20 年。(注:Pavel Durov 目前被保释,但限制出境)

TON 代币在 3 小时内从 6.8 下跌至 5.4,大跌 20%。

随着 Pavel Durov 被捕,社群上也开始在流传前十大加密货币创办人近况的迷因梗图。比特币创始人消失,以太坊创始人忙着约会,币安的 CZ 正在坐牢等等。

WOO X Research 在本文中将盘点头部代币项目创办人、产品生态现况,以及未来潜力。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比特币

创办人状况:比特币最广为人知的一点便是,至今没有人知道创办人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到底是谁,不仅性别、国籍、年龄未知,中本聪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也都未曾经过证实。

在这数年间,却有许多人争相向媒体宣称自己就是中本聪本人,当中最著名的便是 Craig Wright,由于是澳洲人,常被戏称为澳本聪。

他在 2016 年公开宣称他就是中本聪本人,且出席任何活动便不断对外宣称该身分,外界质疑声不绝于耳,纷纷认为他就是个骗子。直到今年 3 月,英国高等法院裁定 Craig Wright 并非中本聪,认为他在多个法律程序中存在「严重滥用司法程序」的行为,并且在试图证明自己身份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伪造」。

但在 8 月 13 日,知名科技企业家兼调查记者 Dave Troy 在推特上表示,他日前向 FBI 要求调查中本聪相关身分,FBI 回应:「中本聪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第三方个人」,意思是不否认但也不承认中本聪的存在。中本聪至今仍是区块链史上最大谜团。

比特币生态现状:目前市场热点围绕在 Fractal Bitcoin 分形比特币与 Babylon 比特币质押。前者是 BTC L2,由 Unisat 和 Block Space Force 合作开发,旨在解决比特币网路的扩容问题。近期测试网上线,可以到官方水龙头领水或是使用测试网挖矿,预计九月上线主网。

Babylon 是一条 L1,用户可以在上面质押 BTC 获得收益,而收益来源源自于 Babylon 将这些质押的比特币作为质押资产委托给需要额外安全性的其他 POS 链。

在 8 月 23 日推出第一阶段质押,限额 1000 颗 BTC,在短短 10 分钟内便已塞满,且当时 Gas Fee 高达 1555 Sats,约 200 – 300 U,且多项协议如 Solv、Lorenzo、PumpBTC 以及 Bedrock 皆参与其中,并占了将近高达 75% 的质押额度。在 Babylon 解放比特币流动性的同时,另一场流动性协议争夺之战正悄悄展开序幕。

未来潜力:比特币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价值储存的工具,直到铭文的出现,才让加密用户重新反思打造比特币生态的可能性。目前比特币相关生态百家争鸣,仍处于草创阶段,许多参与协议的方式便是提供自己手上的 BTC 作为抵押资产,协议再拿去其他地方赚取收益,分润给质押者。因此关注焦点应放在协议资金量体以及外部生态连结。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以太坊

创办人状况:Vitalik 近期在推特上相当活跃,先是在 8 月 21 日发布了「Ethereum is good」的迷因梗图,在内文写道:「有人告诉我,少做一些哲学思考,多做一些以太坊的宣传。」但似乎对于以太币价格拉升并没有太大作用,反而是激励链上迷因币 EBULL 暴涨,市值一度达到 2700 万美金。

另外他也在 warpcast 对于 Pavel Durov 被捕发表意见:「我看到为 Telegram 执行长 Pavel Durov 被捕辩护的非西方人人数为零,但西方人却不少。绝对不想说他们不存在(毕竟,我的时间线和任何人的时间线一样有偏见),只是这是我迄今为止的样本,这是 Bruno Maçães 经常谈论的自由主义和西方主义脱钩的另一个例子。」

他对此事并没有选边站,而更像是由社会观察的角度发表意见。

以太币现况:因近期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高,加上 ETH ETF 灰度卖币影响,以太币价格走势相比比特币疲软许多,链上活动也因此减少,近七天平均 Gas Fee 约落在 1 ~2 Gwei ,也连带影响以太币通膨情形,近 30 天市场增加了 6 万 288 颗以太币,年通膨率为 0.637%

未来潜力:Vitalik 在 8 月 15 日、8 月 27 日分别转帐 200 ETH 到 Kraken 交易所以及多签钱包,也被社群调侃 Vitalik 出金谈恋爱。另外以太坊基金会也在 8/24 日 将 3.5 万枚 ETH 转进 Karken 交易所,先前以太坊基金会大额转帐是在 2023 年 5 月 6 日,当时将 1.5 万枚以太坊转进 Kraken。

下图为以太坊基金会在今年卖出以太币情形,可以看到多次卖在阶段性高点,而此次的 3 万 5000 颗卖压,也是今年以来最高。

不仅以太坊基金会砸盘,在今年 8 月初有多家造市商抛售以太币,包含 GSR、Amber Group、Flow Traders 以及 Jump Crypto,在多方巨大卖压下,仍须谨慎看待后市。

参考:https://x.com/spotonchain/status/1827057564691132682/photo/2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Solana

创办人状况:Solana 创办人 Toly 在推特上可以发现,都在极力推广 Solana 生态系项目 & 技术,包含把 Web 3 应用带到 Web 2 介面的 Blinks、Solana 与 Robinhood 钱包合作等。

Solana 现况:这轮 Solana 崛起原因除了最广为人知的 Pump Fun 以及迷因币之外,其实 Paypal 旗下稳定币 PYUSD,Solana 占据超过 80% 份额,反超以太坊。 PayPal 选择将 PYUSD 扩展到 Solana 上,是因为优秀的结算速度、低于一美分交易费用,以及拥有超过 2,500 名开发者的生态系。

PYUSD 有超过 45% 的供给部属到龙头借贷协议 Kamino 当中,目前存款利率为 13%。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Solana 未来潜力:除上述提到的迷因、大机构稳定币 (PYUSD),Solana 还有什么故事? Solana Restaking 协议 Solayer 可能是潜在叙事。

严格来说 Solayer 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 Restaking,Solayer 协调项目当中的区块空间以及交易顺序。

想像 Solana 是一条有多条车道的高速公路。这些车道就像不同的质押等级,车道越靠左,通行速度越快,但收费也越高;而车道越靠右,通行速度越慢,但收费比较便宜。这些车道就是区块链上的不同验证器。

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就像是各种想要使用 Solana 的应用程式。每个应用程式都有不同的需求,有些需要更快的速度,所以会选择较快的车道,有些则可以接受慢一些的车道。

而 Solayer 就像是这条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它负责协调车道、汽车和收费站,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运行。这些收费站代表的是「再质押参与者」(Restakers),他们把自己的资金放在不同的车道上,帮助应用程式更好地使用高速公路,并因此获得一些奖励。

「再质押」的意思是,这些持有权益的人不仅保护了整条高速公路(Solana),还把他们的权益分散到不同的系统中,让整个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程式运行得更加顺畅和安全。透过这样做,他们不仅提高了高速公路的效能,也获得了更多的回报。

目前 Solayer 最新一轮融资为种子轮,融得 1200 万美元,估值 (FDV) 8000 万美元,由 Polychain 领投,其他投资方包含 Binance Labs、Hack VC、Nomad Capital、ABCDE Capital、Maelstrom Capital、Bitscale Capital 、Borderless Capital、Wormhole、Big Brain Holdings、Race Capital、Finality Capital Partners、Lvna Capital、Road Capital。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币安

创办人状况:4 月 30 日,在美国西雅图联邦法院,币安创始人及前执行长 CZ 正式接受判决,因违反反洗钱法律被判处 4 个月监禁。 BNB 币价应声在两天内下跌 10%。

若 CZ 在判决时 4 月 30 日立即入狱,那么他将在 8 月 30 日获得释放,然而直到 5 月 16 日,CZ 还没进入拘留所,因此不太可能在 8 月 30 日出狱,比较有可能的释放日期为 9 月底,届时高机率炒作的币种除了 BNB 本身,还有 HOOK、ID、EDU 以及 AI 等币安强相关联概念币。

BNB 现况:近期 BNB Chain 迎来新任生态系发展总监,强力宣传在 BNB Chain 上即将打造迷因狂潮,旗下 Web 3 Wallet 新增 Four.meme 的标签页,方便用户在手机当中打土狗,更是有许多中小型 KOL 收到 BNB Chain 的私讯,邀请参加迷因大赛。可以看出目前 BNB 把重心都押注在链上迷因赛到上。

BNB 未来潜力:如前文所述,BNB Chain 全力发展迷因。当前币种以 CAT 为代表,全名 Simon’s Cat,概念是 2008 年英国的 Youtube 动画,订阅人数高达 627 万,该代币与其他蹭概念的迷因币不同,CAT 是官方认可的迷因币。

而 CAT 与老牌迷因项目 FLOKI 也连结颇深,在 8 月 20 日,FLOKI 宣布 Launchpad 推出 CAT 代币,共筹得 425 万美元,更宣布 FLOKI 持有者能够获得 CAT 空投。

目前 CAT 市值约 1 亿 7000 万美金,历史新高为 2 亿 2000 万美元。

BNB Chain 当前欲打造自己的迷因生态系,当务之急便是确认链上迷因龙头,以便带动整体生态发展,而 CAT 便乘载这样子的希望,再加上 CZ 即将出狱回归,有机会成为上线币安的迷因币种。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据 Bitrace 数据,在 2021.1-2023.9 期间,波场网络共计超过 415.2 亿风险 USDT 流入部分中心化交易平台地址,334.6 亿风险 USDT 流入加密支付平台地址。可见,USDT 正被大量用于网赌、洗钱、黑灰产等活动,此类风险资金流入市场极易对无辜地址造成污染。

在此背景下,转账前对交易对手方的收款地址进行资金审计十分必要。本文将探讨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Know Your Transaction)实践,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KYT 面临的挑战

地址匿名

加密货币的交易匿名性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程度的隐私保护和金融自由,这种技术手段隐藏了用户的真实身份与交易活动的直接联系。

但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这种匿名性同样带来了问题,尤其是在加密货币被用于非法活动时,它给监管和法律执行带来了挑战。此外,匿名特性使得加密资金转账追踪存在难度,即使找到地址,要找出地址背后的实体也存在困难。

判断复杂 

并非所有与风险资金关联的地址都是非法地址,以单一维度评判地址风险过于武断。以 Tornado Cash 投毒事件为例,某些匿名地址将 0.1ETH 从受制裁的 Tornado Cash 钱包发送到知名加密个人的钱包,导致后者被动触发了风控规则而无法访问部分 DeFi 协议。

在此事件中,平台采用了不适当的 KYT 规则导致其业务经营出现纰漏,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因此,某一地址的制裁与否需要辨别其混淆资金来源的初始目的,作出充分考察与合理评估,显然,上述案例中的被投毒地址不应被简单视作风险地址。

各国监管环境不同

加密货币行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规,必须确保所有关联方同时参与监管且达成意见一致。

以近日在法国被捕的 Telegram 俄裔创始人 Pavel Durov 为例,他正面临着恐怖主义、洗钱和贩毒的指控。法国认为 Pavel Durov 涉嫌允许应用程序上发生犯罪活动而将其逮捕;而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Telegram 作为通讯平台因其具有出色的保密性而被广泛使用。据“今日俄罗斯”报道,Durov 被捕后,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达万科夫立即提出抗议,呼吁法国政府释放 Durov。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Source GETTY IMAGES

可见不论在何种市场中,合规监管都至关重要。虽然加密货币能轻松实现跨国流通,而对于利用加密货币犯罪的行为却需要来自现实世界的制裁,现实中各国的监管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区间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往往导致相关主体间难以互相协作、产生摩擦,合规定义的不同致使监管障碍。

Bitrace 的 KYT 实践

地址标签库

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建模,Bitrace 已经积累了超过 4 亿的地址标签库,其中包括实体标签(DeFi 平台、矿池、数字资产交易所等)和风险行为标签(诈骗、涉恐、涉毒、非法网赌、洗钱、灰黑产)。此外,地址标签库的数据也来自合作方及寻求援助的客户,此类风险地址和相关情报将由技术团队二次验证,确认无误后验收入库。

丰富的地址标签库使得匿名地址背后的实体有迹可循的同时,也帮助筛查了交易对手方的资金风险。例如,在空头支票骗取USDT、假币安矿池存 ETH 返 BNB 等骗局中,Bitrace 发现其中的作案地址早在实施欺诈前,就与黑灰产交易风险地址存在交互历史,且在 Detrust 新推出的风险速查工具中显示为高风险欺诈地址。可见交易前对对手方风险地址进行速查能有效避免遭遇欺诈。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工具链接 https://detrust.bitrace.io/detrust-blacklist/

Detrust 

基于 Bitrace 领先的犯罪风险标签数据库、地址画像、犯罪资金监测预警能力,Detrust 为加密企业提供相关数据,通过分析交易对手行为帮助企业识别涉及非法活动的加密货币交易,通过比较当前事务与其历史行为来监测异常。

Monitor 功能支持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实时自动检测,基于模式分析、行为偏差分析、聚类分析,实现在用户转入风险资金的第一时间提醒并协助处置,以降低犯罪资金关联与业务合规风险。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Detrust客户端

自定义风控策略

产品支持用户自定义风控策略,对特定种类的风险事件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而不仅限于平台的默认规则,例如特定风险比例、风险类别、风险来源、地区政策下才会触发规则,为用户带来更高的自由度以适配当地合规制度。

写在最后

加密货币尤其是以 USDT 为代表的稳定币,被众多加密企业广泛用于日常的资金收付,这类企业往往需要一套完善的 KYT 机制以实现合规风控,保护用户资金安全。

在全球监管环境日益严格的未来,KYT 实践将从合规要求转变为行业标准,助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推动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

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沙盒 迈向金融市场代币化的关键一步?

来源:Beosin

2024年8月,香港金融市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正式启动了Ensemble代币化沙盒。这一创新的监管环境为金融资源的代币化提供了一个测试平台,有望彻底改变传统金融体系。包括汇丰银行(HSBC)和全球航运业务网络(Global Shipping Business Network,GSBN)在内的行业巨头已开始进行概念验证(PoC)测试,HashKey Group也计划加入这一项目。香港的这一沙盒计划不仅是一次试验,更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标准。

金管局表示,已完成构建沙盒,旨在利用实验型代币化货币促进银行同业结算,并集中研究代币化资产交易。Ensemble项目架构工作小组的参与银行已将其代币化存款平台连接至沙盒,为日后开展跨行支付同步交收及货银两讫结算的实验做好准备。

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沙盒 迈向金融市场代币化的关键一步?

什么是香港Ensemble沙盒?

Ensemble沙盒是由香港金管局创建的一个平台,旨在让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在受控环境中实验资产的代币化。代币化是指将实物资产或权利转化为区块链上由代币代表的数字形式。这一过程不仅能增加流动性和透明度,还能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市场效率。

这一举措是香港成为全球金融创新领导者战略的一部分。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首席执行官梁凤仪表示,该项目旨在使金融系统“面向未来”,强调在受监管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的重要性,以确保新技术能够安全、可持续地实施。

梁凤仪还表示,当日推出的沙盒印证了创新和监管互相结合能为香港的金融市场开辟新道路。作为香港金融市场的两大构建者,证监会和金管局有着相同的愿景,并致力通过创新的市场基础设施引领香港的金融系统昂然步向未来。

主要参与者

Ensemble沙盒的启动吸引了主要金融和技术机构的关注。汇丰银行作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是最早参与者之一。其参与反映了传统银行对区块链技术和代币化日益增长的兴趣,这些技术被视为提高运营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工具。

另一个关键参与者是全球航运业务网络(GSBN),这是由主要航运公司和物流运营商组成的联盟。GSBN将沙盒视为一个探索代币化如何优化航运和全球贸易操作的机会,减少交易时间并增加供应链透明度。

最后,作为数字资产领域的领导者,HashKey Group已宣布计划加入沙盒。他们的参与强调了传统部门与加密货币部门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以构建一个强大且包容的金融生态系统。

Ensemble沙盒的目标

Ensemble沙盒的设计目标明确:测试代币化的可行性、识别和缓解相关风险,并开发可以大规模采用的监管框架。像汇丰银行和GSBN这样的机构参与其中,确保所开发的解决方案具备可扩展性,并能够集成到全球市场中。

沙盒最有趣的一个方面在于,它能够在真实但受监管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这种方法允许在全球实施解决方案之前,识别任何技术、监管或市场问题。此外,沙盒还为香港的监管机构提供了与公司合作的独特机会,以创建能够快速适应技术变化的灵活法规。

香港Ensemble沙盒,迈向金融未来的重要一步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推出Ensemble项目沙盒测试代币化用例,标志着金管局和业界在探索应用代币化技术于实际业务场景上迈出重要一步。Ensemble项目今年3月推出以来,业界就开拓创新解决方案以重塑数码金融领域反应积极。金管局期待未来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其他央行机构、学术界及各相关行业参与者合作,进一步推动香港代币化市场的创新发展。

此外,代币化技术的采用还能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减少欺诈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在一个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已成为金融机构首要任务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沙盒 迈向金融市场代币化的关键一步?

香港的Ensemble沙盒代表了迈向金融未来的重要一步。随着汇丰银行、GSBN和HashKey Group等关键参与者的加入,这一举措有潜力改变金融资产的管理和交易方式。如果沙盒能够实现其目标,香港可能巩固其作为全球金融创新中心的地位,引领世界迈向一个更高效、透明且包容的市场新时代。

*相关参考:

Hong Kong Markets Authority Opens Its Tokenization Sandbox and Major Institutions Dive In

Hong Kong Sandbox: a step forward in the tokeniz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金融战败后美元或将被迫涌入加密市场

原创:刘教链

隔夜BTC暂时企稳59k。现在这市场直入惊弓之鸟,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要抖三抖,昨日初步前瞻了本轮金融战败后美将面临的几方面后果,主要有三:降息,衰退,金融崩溃。不过,降息不一定崩溃,至少,降息不是崩溃的原因,恐怕它俩都是衰退的结果。

金融战败后美元或将被迫涌入加密市场

那么为什么从历史数据图表上看,感觉是美联储先启动降息,然后紧随而来的就是衰退,继而美股开始崩溃呢?原因就在于,美联储总是能比市场更早“偷看”到经济恶化的真实数据,而给到市场看的公开数据,则是经过修饰的,并且会延迟释出,从而让美联储总是得以“抢跑”市场。

不过,说实话,美联储和统计局这帮官老爷们实在是太傲慢了一点儿,把人民群众当白痴耍。从数据上明显可以看出,“狼来了”喊多了,操纵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市场早就洞若观火,只要你美联储一降息,甚至刚有降息举白旗投降的预期,我就抓紧脚底抹油开溜,高位抛售,才不会傻呵呵地呆在原地等着被埋呢。

所以这种操纵市场的事情干多了,就会搞成了一种“自我实现” —— 因为大家都预期崩溃,于是纷纷逃跑,结果反而就真的造成了崩溃的结果。

美联储失败的剧本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经写好。只不过靠着美劳工统计局粉饰数据,硬扛到今天还没有正式举白旗投降罢了。

从CME降息概率表上看,自下个月开始,美联储转向降息恐怕已经是100%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除了简中自媒体还有几个崇美学者扬言美联储绝不会降息(言下之意,决不投降,绝不承认本轮金融战败)之外,恐怕连美国人自己都没几个相信这种鬼话。

金融战败后美元或将被迫涌入加密市场

去年9月,在本轮金融战两大力量战至最白热化时,教链明确指出,由于一方不愿意放弃加息,另一方不愿意放弃汇率,两大神仙斗法的结果,必然是推升BTC和黄金的价格。撰文当日,BTC收盘报2.7万美刀,黄金收盘报1931美刀。至今近一年开启了怎样的上涨,诸君有目共睹。

现在我们要开始为本轮金融战败后,美联储和美元何去何从,开始做一些思量和考虑了。

我们先要考虑一个传统的、经典的美元潮汐闭环,收割的方法和美元的流向。简单地讲,就是加息周期加降息周期,完成两波收割。

首先是加息周期,把美元流动性从全世界抽回美国,拉爆他国杠杆和汇率,通过戴维斯双杀让资产价格脚踝斩,同步发债稀释所有人的财富(第一波收割),经由赤字开支把收割到的美元输送给利益集团,推高美股,把流动性进一步集中到美利益集团及其理财白手套即华尔街机构手中。

布局完成后,操纵经济数据,反转货币政策,开启降息周期。在降息周期,前一步骤中拿到大量美元流动性的美利益集团通过其白手套,冲出美国,冲向世界,面对遍地骨折价的优质资产,大肆收购,甚至可以像廉价并购二毛那样“趁你病买你命”(第二波收割)——凡是自己创过业,在公司急需融资时到处求VC给钱续命,而被迫签下不平等条约(“卖身契”)的人,应该都会对金融资本只愿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的冷酷无情深有体会。

第一波收割,是抢走你的钱。第二波收割,是用抢你的钱,买走你的命。

不过,自从中国人站起来之后,美国这一套屡试不爽的金融收割术就有点儿玩不转了。

其实2008年那一次,它就玩砸了。加息周期硬着头皮拉升利息,结果没拉爆别人,把自家的房地产杠杆给拉爆了,自爆成了次贷危机。不过靠着无与伦比的金融传导能力,把危机迅速传给了全世界,搞成了全球金融危机。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也是把全世界给吓怕了。大家纷纷救市,狂买美债,给老美输血,终于算是齐心协力帮着它一起扛过去了。

到底最后还是全世界人民承担了所有。

不过,也得感谢那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直接点亮了中本聪的灵感,催生了BTC这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

到了2016年,老美缓过劲来,吃大白馒头就咸菜觉得有点儿太难受了,怀念天天燕窝鱼翅的奢靡日子,于是就又动了小心思,启动了又一轮的加息周期。这一次,它在全球产业链上同步进攻,一边搞贸易战(限制中对美出口商品,打压需求端),一边搞禁运和制裁(限制美对中出口高端技术,打压供给端),期望能够来一个“两头堵”,毕其功于一役。

人算不如天算。2020年来了个全球大流行病,直接打断了美联储的加息进程,逼迫它迅速把利率归零,还开启了无限放水。不过老美又一次展现出了强大到可怕的抗击打能力:2008年自爆,爆掉的成千上万人的工作和金钱,人家一点儿都不觉得疼;2020年自爆,灰飞烟灭的是数以百万计的人命,人家还是眉头都不皱一皱。这种换个国家可能都要触发国内革命的事情,老美竟然犹如练成化骨绵掌之神功,硬是活生生吞了下去,嗝都不打一个,依旧谈笑风生。这份无敌实力,着实让对手心惊。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022年,老美稍微自我感觉好一些了,就立马开始了超高速的加息。它这一方面是要应付高通胀,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要把2020年失去的2016-2019年三年加息的成果尽快补回来。

但是因为速度太快了,小弟都跟不上节奏。美联储才玩了半年多,就把自家小弟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这些中小行给拉爆了。2023年就看教链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些经过。不过你若往深里再多想一层,为啥偏偏是这几个中小行那么傻、那么蠢,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出现期限错配的问题呢?是不是他们没有接收到一些关键的信息?是谁,给他们制造了信息墙,让他们和大银行、大资本之间出现了信息差?

金融的东西,你不要怕想的太多,想的太深。你要相信,庄想的一定比你多得多,也一定比你深得多。

到了2023年下半年美联储实在是加不动的时候,美联储的失败就已经是将要注定的事了。只不过,它觉得自己还能再撑一撑。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也许对手先投降了呢?

不得不说,这完全是一种战略侥幸,是机会主义的表现。

这第一波加息收割,它就搞得有些仓促。高通胀悬在头上,也就实在是有点儿身不由己。

主要咱们这次没惯着老美。它发债卖债,试图搞第一波收割。咱们也咣咣减持美债。你吸美元流动性,我也吸。咱们拿到大量美元流动性,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借给有美元杠杆的国家,让他平仓,别被拉爆了,作为交换,就是要和咱们搞货币互换,把美元踢出双边贸易;第二件事,捍卫汇率的同时囤囤囤黄金,带动全世界一起囤囤囤黄金,也推动了其他美元对冲替代品比如BTC的拉升,截胡了回流的美元流动性。

这就让老美很难受了。第一波收割没割到,第二波收割的基础也不复存在了。如果收割不到,美联储是不敢降息的。因为现在高息保持美元紧缩,还能显得美元比较坚挺。如果一旦降息,而无法获得足够优质资产支撑,那么被货币乘数急剧放大的海量美元,就会面临迅速贬值的巨大风险!

如果美元迅速贬值,将会对美元信用造成巨大的打击。这是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也正因为这层考虑,所以美劳工统计局宁可上半年粉饰数据,也要配合美联储维持高息,就是不敢降息,同时幻想着第二波收割的条件和机会能够从天上掉下来。

可是中国走的两步棋太稳了。时间根本就不站在美联储一边。它的坚持,不过是无意义的硬挺和干耗。它硬挺和干耗的时间越久,胜利的希望反而越发渺茫,崩溃的风险反而越大。这不,萨姆指标都到衰退临界值了?

况且,两步棋都是阳谋。美元始乱终弃,抽身便走,太过无情,让小国心寒。没有人让美元走,是他自己要走的。咱们只是在他走后,及时上门送温暖罢了。你亲手抛弃的女朋友,还不准别人去照顾了?是否过于霸道?所以说,阳谋无解。

现在马上要周期反转,美元耐不住寂寞,家里的睡完,又想出来睡遍全球了。这就是霸道。想让霸道的人讲一点道理,没有东风、航母、055大驱,恐怕是不行的,所以还得多造一些。

人心都是肉长的。体会过暖男的好,谁还会想去拿自己的肉体去承接村霸的欲望发泄呢?所以说,只要新欢打得过村霸,有足够武力值拒止其于门外,那么就像教链说的,「这一次美元拔腿无情地走了,它也就不用再回来了。

看清了这个局势,也就可以大致推演出美联储举手投降之后,战后事态会如何发展了。

一边是憋在美内部的美元流动性欲火焚身地想出来,另一边是全球没有几位佳人在加息周期中被踹倒等着美元上身,都还站得好好的,依偎在别人的怀抱里呢。想靠自己的坚船利炮强上吧,佳人身边的那位好像也不是吃素的,掂量掂量还真不敢来硬的。

这可咋办?

这边不得不出去,那边老路又回不去了,那就必须得找个新的出口来泄洪、减压。

于是这天量的美元流动性,就不得不涌入对其敞开怀抱的加密市场。

贝莱德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早就在今年紧锣密鼓地为战后新形势提前布局,上市了BTC和ETH的加密ETF产品,铺好了路,搭好了桥,打通了美国内市场到加密市场的通道,为的就是让届时排山倒海、汹涌澎湃的美元流动性,能够更快速、便捷地冲到加密世界去。

届时,中本聪将会用那慈爱、包容的胸怀,慰藉鲍威尔空虚的心灵。

英伟达财报再超预期,哪些加密AI项目涨得更猛?

原文作者:思维怪怪

周三美股盘后,英伟达发布了备受瞩目的 2025 财年 Q2 财报。

报告显示,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00 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28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2% ;净利润为 165.9 亿美元,也超出市场预期的 14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8% 。尽管业绩再次超出预期,但在市场对英伟达的高期望下,这次的「超预期」幅度显得略有不足,导致股价盘后一度大跌 8% 。

虽然短期前景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从全年表现来看,英伟达的股价自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约 160% ,稳居市场翘楚之位。无论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还是在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市场的持续扩张,英伟达的基本面依然稳固。可以说,炒作 AI 是生成式 AI 浪潮下的普遍共识,而炒作英伟达则是「共识中的共识」。只要 AI 淘金热潮不退,作为「卖铲人」的英伟达就可以躺着挣钱。

英伟达的成功,也带动了今年加密 AI 项目的繁荣。这些市值较小的项目,常被视为英伟达行情的「信号放大器」,市场普遍认为它们能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但这些加密 AI 项目的表现是否真如预期?BlockBeats 对市值前十的加密 AI 项目与英伟达的年内涨幅进行了详细对比,试图厘清其中的真实情况。(很多小市值的加密 AI 概念项目并没有做对比,鉴于英伟达的全球第二大科技公司,还是用大市值项目做对比相对更有参考。)

英伟达财报再超预期,哪些加密AI项目涨得更猛?

可以发现,尽管今年以来有 5 个加密 AI 项目的最高涨幅超过了英伟达,似乎验证了它们在市场炒作最疯狂时的「信号放大器」作用。然而,将时间拉长来看年初至今(YTD)的表现时,我们发现只有 AIOZ Network 一个项目的涨幅超过了英伟达,其余大部分项目在经历了巨幅回撤后,已经无法望英伟达项背。

Internet Computer 甚至下跌了 41.7%,名不虚传。这也说明并非所有蹭上 AI 叙事的项目都能从中获得持久的助力。再牛逼哄哄的项目如果缺乏持续的运营和发展,也难以长期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在项目方发币就开摆的大背景下,「炒新不炒旧」几乎成了加密市场的一个铁律。

相比之下,英伟达的股价走势始终相对稳健,几乎未经历什么显著的回撤。除了因为行业龙头的地位无人撼动,也说明其背后一直有着强劲的基本面支撑,与许多加密 AI 项目依靠叙事和市场热度驱动的短期上涨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对比再次揭示了币圈项目的痼疾:当某个叙事热潮逐渐消退,市场重新聚焦项目的实际价值和基本面时,许多加密项目的真实表现往往捉襟见肘差强人意。加密 AI 项目的涨幅高度依赖市场情绪,但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强有力的团队执行才能支撑项目的长期生存。

许多在炒作高峰期涨得惊人的项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创新或者产品优势,甚至连真正的用户都没有,因为一开始做的时候就没打算让人用。当市场情绪回归理性,这些项目的「裸泳」状态暴露无遗,投机客也会很快弃之而去,重新寻找下一个可供炒作的叙事标的。

所以,对于加密投资者来说,选择项目时不能只看短期涨幅和热点,而是要深挖项目的技术、团队、生态建设和社区参与度。英伟达的稳健表现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标——追逐新兴机会没错,但别忽视那些基本面扎实、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标的。真正的好项目,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加密货币也有江湖,盘点「Coinbase黑帮」势力版图

原文作者:Yueqi Yang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多年来,Coinbase 在美国市场上一直主导着比特币交易,成为用户购买和出售比特币的首选交易平台。如今,这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正试图重新定位自己,成为整个金融系统的支柱,利用其去年推出的 Base 区块链。

为了吸引用户并实现盈利,Coinbase 需要吸引外部应用在其区块链上提供借贷、国际支付和其他金融服务。这家加密巨头拥有一个关键优势:一个庞大的前员工所组成的网络,这些前员工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加密创业公司,其中包括 Coinbase 投资的约 40 家初创企业。

其中一个例子是 Moonwell,这是一款去中心化金融应用程序,允许用户使用包括 Coinbase 的 Base 在内的区块链进行加密货币的借贷。Moonwell 于 2023 年 8 月区块链公开启动的当天在 Base 上发布,现在已成为网络上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在区块链上锁定超过 1.45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Moonwell 的创始人 Luke Youngblood 在 2022 年春季辞去了 Coinbase 的职务,此前他在这家加密巨头工作了三年。Youngblood 希望构建去中心化协议——由代币持有者治理的无领导组织,但他说,这在 Coinbase 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监管风险加大和传统的企业结构。

然而,在 Youngblood 递交辞职后不久,他收到了来自 Shan Aggarwal 的 Slack 上的消息,后者负责 Coinbase 的风险投资和企业发展。“他只是说,‘无论你在做什么,我们想投资你,”Youngblood 回忆道。“‘请告诉我们,因为我们希望能够投资。’”

Coinbase Ventures 最终成为 Youngblood 新公司的早期股东。根据公司的统计,多年来,Coinbase 的员工们已经创办了大约 100 家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涵盖了从非同质化代币市场到去中心化金融和社交媒体网络的各个行业。

更多 Coinbase 员工创立的初创公司将会涌现。去年离开公司的前交易主管 Vishal Gupta 表示,他的初创公司将在未来几周内亮相。基于他的经验,他计划在加密交易领域创办一家公司。

“在 Coinbase 工作的文化是,完成大规模的工作,完成你的任务,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加密投资公司 Haun Ventures 的合伙人 Breck Stodghill 说,他曾是早期的 Coinbase 工程师。

这种做法源于 Coinbase 的早期,当时一些员工在决定自己创业时能够获得高层的支持。2014 年,作为 Coinbase 第 30 名员工加入的 Linda Xie,在三年后决定离开公司,成立一家加密基金。

当她告知 Coinbas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Brian Armstrong 时,“他给了我一个击掌,并说道,‘欢迎成为创始人,’”Xie 回忆说。Xie 表示,Armstrong 随后还主动提出为她即将成立的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她需要时担任推荐人。

加密货币也有江湖,盘点「Coinbase黑帮」势力版图

这种立场背后的理念是,日益增长的加密生态系统为 Coinbase 带来了更多机会,即使这可能导致在短期内失去一位有才华的员工。

“在他们离开 Coinbase 之前,我们会与他们进行会谈,并在他们创办公司之前,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会决定投资并支持这些创始人,因为他们计划离开 Coinbase 创办自己的公司,”Aggarwal 说。Coinbase Ventures 通常会提供 100 万到 500 万美元的资金支持,目前的投资项目大约有 450 家公司。

广泛的支持平台

从 Coinbase 出来的成功创始人可以扩大其在加密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大多数 Coinbase 支持的初创公司并不与其核心业务的加密交易竞争,而是旨在构建利用 Coinbase 基础设施或与 Coinbase 产品相结合的服务。

“当 Coinbase Ventures 投资时,您将获得 Coinbase 作为更大平台的支持,这个平台位于加密生态系统的中心,”Aggarwal 说,这促进了与公司的合作。

Coinbase Ventures 的早期投资还可以吸引像 a16z 这样的投资者,a16z 在 Coinbase 还是初创公司时就进行了投资,Haun Ventures 的创始人 Katie Haun 曾担任 Coinbase 董事会成员。许多知名的加密风投公司都是 Coinbase 的员工,他们对创始人的背景很熟悉,这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

Olaf Carlson-Wee 是 Coinbase 的第一位员工,他在 2016 年 26 岁时创立了最早的加密投资基金之一 Polychain Capital。Fred Ehrsam 与 Armstrong 共同创办了 Coinbase,后来推出了专注于加密行业的风险投资公司 Paradigm。(Ehrsam 去年卸任 Paradigm 的管理合伙人职务,成为合伙人。)

Haun Ventures 的 Stodghill 说,在他们离开公司之后,他与前 Coinbase 产品经理 Rishav Mukherji 重新建立了联系。Mukherji 在 2023 年创立了加密基础设施初创公司 Neynar,而 Haun 在其 5 月融资 1100 万美元时是领投方。

迫切希望改变

尽管 Coinbase 作为创始人的发射平台和更广泛行业的人才管道反映了其与硅谷的深厚联系以及在加密领域的丰富经验,但也突显出一些创始人感到需要脱离这一行业巨头,以便在加密技术的前沿进行创新。

许多获得 Coinbase 支持的创始人讲述了与 Youngblood 类似的经历,他们表示希望在加密的前沿领域进行建设,比如去中心化金融的前沿领域,或发行一种代币。其他人则觉得 Coinbase 已经失去了早期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曾吸引了那些将自己视为小公司的拥有者并愿意承担重大项目的创业者。

加密货币也有江湖,盘点「Coinbase黑帮」势力版图

当 Dan Romero 加入 Coinbase 时,他后来创立了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平台 Farcaster,他在 2014 年为应对重大挑战发挥了作用。例如,在硅谷银行突然退出后,他飞往欧洲寻找新的银行合作伙伴以维持运营,Armstrong 在最近的一期中回忆道。

到 2019 年,当 Romero 决定离开时,Coinbase 已经是一家更成熟的公司。“我加入公司时只有 20 人。现在有 800 人,我有一种想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渴望,”Romero 回忆起告诉他的经理们。“Brian [Armstrong] 理解了。”

在最近的加密市场牛市期间,Coinbase 的规模继续膨胀,从 2021 年初的 1, 717 人增加到 2022 年初的约 5, 000 人。在这一阶段离开的创始人表示,他们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处理增加的官僚主义和繁琐的流程。Armstrong Coinbase 招聘过快,导致,经过一系列裁员后,员工人数减少到约 3, 500 人。

在某些情况下,Coinbase 在流行产品的开发上落后。例如,Coinbase 在 2021 年 10 月宣布计划推出 NFT 市场,正值 NFT 热潮的巅峰时刻。但该平台直到半年后才上线,而市场已经大幅下跌。

Coinbase 在推出 Base 区块链后,重新获得了一些加密纯粹主义者的支持。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Base 现在是第六大区块链,也成为 Coinbase 一项小但日益增长的收入来源。该公司根据在区块链上发生的交易收取交易费用。

Base 是 Coinbase 在今年上半年获得的“其他交易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仍然是其同期 30 亿美元总收入的微小部分,但已经超过了 Coinbase 从其保管服务中获得的费用。

声援 Telegram 创始人 马斯克的远虑与近忧

Telegram 创始人 Pavel Duro 于 8 月 24 日晚(法国当地时间)在巴黎被捕一事在近日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引发来自投资界、企业界和政治界多方知名人士探讨,其中不乏有特斯拉创始人 Elon Musk、红杉资本合伙人 Shaun Maguire、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等名人的声援。

声援的关键词多聚焦于「欧盟」和「言论自由」。Elon Musk 就 Pavel Duro 被捕一事在 X 上多次表态,英国改革党领袖、克拉克顿议员 Nigel Farage 在 X 上发表评论称:「Pavel Durov 被捕令人担忧。Telegram 是一款安全的言论自由应用程序。也许上面有一些坏人,不过任何平台都有。接下来会是什么……Elon Musk 被捕?」

Elon Musk 对 Pavel Duro 的声援或许是唇亡齿寒的表现。Elon Musk 最初以 440 亿美元收购推特( X 的前身)时就标榜自己是「言论自由」派,并在多个场合抨击美国政府和欧盟「言论不自由」。

2023 年 12 月,委员会对 X 启动正式诉讼,评估 X 是否可能在风险管理、内容审核、暗黑模式、广告透明度和研究人员数据访问相关领域违反了《数字服务法》(DSA),并就今年 7 月 12 日告知 X 违反了 DSA 规定。

随着 Telegram 创始人被捕,围绕着互联网的言论自由,各方又开始了新的论战。

而作为 X 的拥有者,不愿意配合欧盟监管的马斯克,显然有更大的忧虑。

对于社交媒体领导人而言,像这样的逮捕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欧盟和美国政府曾经传唤并询问过其他社群媒体公司的领导人,但很少有大型科技公司的领导人因为这些网站上发生的事情而被捕。

X 接到欧盟的警告

Pavel Duro 此次在法国被捕也可能受到 DSA 相关规定的限制。

加密资产管理公司 Galaxy Digital 研究主管 Alex Thorn 在 X 平台发文称 telegram 可能会被指控不遵守欧盟的 DSA,「这是一部非常糟糕的法律,要求平台对非法用户内容负责。 这种责任与美国的 230 条款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免除了平台对用户内容的责任。」

Telegram 发表声明,表示公司遵守欧盟法律包括 DSA,他们的审核符合行业标准。

DSA 旨在加强用户在线安全,并促使相关企业对有害内容、虚假信息、广告跟踪行为和反竞争行为等承担法律责任

在该法案下,欧盟可以对企业采取不合规处罚甚至要求其停止运营。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纠正相关违规行为,但有当欧委会发现回馈不达预期,企业将会面临最高达全球年营业总额 6% 的罚款。

此外,超大型在线平台和搜索引擎必须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独立审计,允许欧盟委员会和经审核的研究人员访问其数据,并提交额外的透明度信息。

根据 X 官方数据,该平台在欧盟的月活跃用户量超过 4500 万,根据 DSA 定义,属于超大型在线平台。去年 12 月 18 日,欧委会启动正式程序,启动对 X 的调查,今年 5 月要求 X 提供有关根据 DSA 减少内容审核资源的信息—— X 将其内容审核员团队缩减了近 20%,且将欧盟境内的语言覆盖范围从 11 种欧盟语言减少到 7 种。

今年 7 月,欧盟对 X 发送了初步调查结果,认定 X 违反了 DSA 三项规定:

  • 首先,X 设计和运营带有「蓝色对勾」的「已验证账户」界面的方式不符合行业惯例,并且欺骗了用户。由于任何人都可以订阅以获得这种「已验证」状态,因此它对用户自由和明智地决定账户真实性和他们与之交互的内容的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有证据表明有动机的恶意行为者滥用「已验证账户」来欺骗用户。

  • 其次,X 不符合广告透明度的要求,因为它没有提供可搜索且可靠的广告存储库,而是设置了设计功能和访问障碍,使存储库不适合其对用户的透明度目的。特别是,该设计不允许对在线广告分发带来的新兴风险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研究。

  • 第三,X 未能按照 DSA 中规定的条件向研究人员提供其公共数据的访问权限。具体而言,X 禁止符合条件的研究人员独立访问其公共数据,例如通过抓取,如其服务条款中所述。此外,X 授予符合条件的研究人员访问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 的流程似乎阻止了研究人员开展他们的研究项目,或者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支付不合理的高额费用。

这意味着 X 可能被要求处以最高相当于提供商全球年营业额 6% 的罚款,同时责令提供商采取措施解决违规问题。

不过,就近期 Pavel Duro 被捕一事,欧委会发言人澄清「刑事起诉不属于违反 DSA 的潜在制裁之一。DSA 没有定义什么是非法行为,也没有确立任何刑事犯罪,因此不能援引逮捕。只有定义刑事犯罪的国家或国际法律才可以援引」。

据悉,Pavel Durov 是被法国国家反欺诈办公室(ONAF)的特工所逮捕,搜查令系法国国家司法警察总局的 OFMIN 发出,原因主要是 Pavel Durov 所创立的社交网络上 Telegram 充斥着贩毒、枪支黑市和儿童色情内容,且 Telegram 就此对当局不配合。

虽然造成 Pavel Durov 在法国被捕被澄清与 DSA 无关,但欧委会的发言人称正在密切关注与 Telegram 相关的事态发展,并随时准备与法国当局合作。

除了 X,欧委会还在今年 2 月和 4 月启动了对 TikTok 的正式诉讼程序,在今年 4 月和 5 月启动了对 Meta 对正式诉讼程序。

马斯克的回应

Elon Musk 对欧盟以 DSA 为依据发出的警告抱有无视又鄙夷的态度。

8 月 12 日,Elon Musk 在 X 对美国前总统、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Donald Trump 发起采访,欧盟内部市场专员 Thierry Breton 在当天就对 Elon Musk 发出 X 关于传播「宣扬仇恨、混乱、煽动暴力的内容或某些虚假信息」的警告——这涉及了 DSA 中规定的「尽职调查义务」,旨在监管在线仇恨言论和虚假信息。

DSA 对 X 的初步调查结果以及通知还悬在头上,Elon Musk 用 2008 年电影《热带惊雷》中的表情包回应了布雷顿,剧中一名演员喊道:「退后一大步,操你自己的脸。」

在最新的 Pavel Durov 被捕一事上,Elon Musk 也对此表态,呈现出对欧洲言论不自由的不满。

「现在是 2030 年的欧洲,你因为喜欢一个模因而被处决。」

用法语呼唤三次:「自由 自由!自由?」

「将 X 帖子转发给你认识的人对于支持言论自由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审查严格的国家」

埃隆·马斯克连发多文讽刺欧洲没有言论自由,要求释放杜罗夫,并用法语写道:「自由。自由!自由?」

言论自由的代价

看上去,Elon Musk 是一个「言论自由」党。

如果考虑言论自由的目的是否出自自身利益,可以看看 Elon Musk 坚持「言论自由」获得了什么。

2022 年,Elon Musk 支付了 440 亿美元,购买 X 的前身「推特」,随即解禁了一批一度被推特封禁的账号。

在买下推特的当年,Elon Musk 曾禁言过数名记者的推特账号,声称记者们因发布了实时位置等同提供了「暗杀坐标」,随着 Elon Musk 在推特做了一项民意调查,一周左右的时间,Elon Musk 就解封了记者们的账号。

去年,Elon Musk 在接受 CNBC 采访时对那些选择从 X 撤下广告的广告商说「滚你们丫的」 。在今年法国戛纳参加戛纳国际广告节上,他解释了自己当时的言论「这不是针对整个广告商。这是对言论自由的尊重,我认为拥有一个全球言论自由平台很重要,让持不同观点的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广告商坚持审查……如果我们必须在审查和损失、审查和金钱,或言论自由和损失之间做出选择,我们会选择后者。」

根据 X 目前的条款,只要贴上适当的标签,平台上允许发布暴力内容和恋童内容,但是,账户所有者不得与暴力或仇恨实体有关联或宣传其活动

去年年底,有媒体报道,100 多家广告上从 X 上撤出,包括苹果、索尼、通用汽车和迪士尼等公司,有部分广告商对此作出了解释:与 X 上的言论环境有关。

若 X 对 DSA 拒不配合,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 X 撤离欧盟,那就意味着流失 6700 万欧盟用户。

根据 Elon Musk 去年公布的数据,X 的广告收入已下滑 50%,现金流依旧为负。如流失欧盟用户,X 的收入可能受到影响。但如果不配合也不撤离,则可能会遭遇最高全球年营业总额 6% 的罚款。

有趣的是,在言论自由这件事上,Elon Musk 可能会和 Donald Trump 站到一起。

在 Elon Musk 向 Donald Trump 发起采访的当日,Donald Trump 竞选团队称欧盟应该管好自己的事,而不是试图干预美国总统选举,「欧盟是言论自由的敌人,没有任何权力指导美国如何进行竞选活动」。

据《华尔街日报》7 月 15 日报道,Elon Musk 计划每月向一个支持 Donald Trump 竞选总统的团体「政治行动委员会」(PAC)捐款约 4500 万美元,科技界的其他知名人士也在向该团体捐款。但美国《财富》杂志在 7 月 22 日澄清,Elon Musk 不会每月出资 4500 万美元,但确实成立了 PAC 赞助 Donald Trump 竞选。

根据联邦选举委员会(FEC)公布的文件,PAC 成立于 5 月底,是一个与竞选团队无关的法律实体,不能直接资助候选人,但可以开展支持活动,如广告宣传或基层活动。

此外,Donald Trump 在本月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曾表态若当选,愿考虑为 Elon Musk 提供美国内阁或顾问职位,Elon Musk 当即回应称「愿入阁效劳」——不过最近的采访中,Donald Trump 又改口称 Elon Musk 经营多家公司,事务繁忙,但可以参与探讨和提供建议。

Meta壮士断腕 元宇宙是歪路?

在元宇宙领域三年烧钱数百亿美元却处处碰壁的Meta,如今似乎正不得不“壮士断腕”。根据Meta周二发布的一份最新公告,其将关闭一处已运营多年的增强现实(AR)工作室,以优先投资其他领域,包括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AI)业务。

该工作室名为Meta Spark,允许开发者制作数字滤镜特效,并将其叠加到公司的Facebook、Instagram和Messenger应用程序的视频上。其最初推出的目的是与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竞争,后者因其图像滤镜特效而大受欢迎。

Meta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工作室将于2025年1月14日关闭,在该工作室创建的第三方AR特效(包括计算机生成的滤镜、面具和3D物体)都将被移除,但Meta仍将提供内部制作的AR特效。

Meta壮士断腕 元宇宙是歪路?

该公司在公告中写道,“这一决定是我们做出更大努力的一部分,旨在优先考虑我们认为最能满足消费者和商业客户未来需求的产品。我们致力于让这一过渡尽可能顺利。”

Meta在公告附带的问答指南中也提到,随着Meta Spark平台关闭,我们也正将资源转移到下一代体验,包括眼镜等新形式的设备。

不少第三方创作者对于Meta突然作出的上述决定,显然非常不满。有创作者在社区发帖称,对Meta公司的这项决定感到极度失望,一些创作者已担心这会导致其失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Meta的Reality Labs部门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产品上的亏损已高达约为500亿美元。迄今为止,该公司销售VR和AR设备(包括头戴式设备)的努力一直举步维艰。

有分析人士认为,Meta的Reality Labs部门惊人的现金消耗并不是创新的代价,而是一种“混乱”文化的结果,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频繁重组和任命没有AR或VR专业知识的高层领导。

而最近,Meta已开始将公司业务的重点转向了人工智能。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此前表示,人工智能将是该公司今年最大的投资领域,该公司计划在支持该技术的基础设施上投入多达400亿美元,包括硬件、数据中心和服务器。

Telegram CEO杜罗夫的4天拘留时间截止至29日凌晨2点

8月28日消息,据Bloomberg报道,Telegram首席执行官帕维尔·杜罗夫因涉嫌允许犯罪分子在其平台上自由活动,已在巴黎被拘留四天。根据法国法律,杜罗夫的拘留时间不得超过当地时间晚上8点(北京时间8月29日凌晨2:00,总计96小时)。届时,杜罗夫将被带到巴黎法院,由调查法官决定是否对其提出指控或将其作为调查的关键证人释放。如果被指控,另一名法官将决定是否对其行动施加限制或要求他缴纳保释金。法国当局正在调查他涉嫌拒绝协助合法监听、允许传播儿童性虐待材料及协助毒品交易等指控。Telegram公司已发表声明称杜罗夫“无所隐瞒”,并强调平台遵守欧洲法律。